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淋巴系统在人体微循环中不仅是组织液回流系统,也对血液微循环有重要影响,对维持微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淋巴系统对血液循环的作用已有一些生理学层面的初步研究,还没有从流体力学的层面对此进行研究。基于这一研究现状,本文根据流体动力学和电路图论原理建立了带有淋巴系统的人体血液循环流体网络模型,用10次谐波来模拟流量表达式。改变模型分支流阻从流体力学层面来模拟淋巴分支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以及各分支之间的相互影响。用平均法求解模型中的血流动力学宏观参数,并结合血流动力学模拟结果,讨论淋巴分支对微循环的影响以及各重要脏器分支之间相互影响。然后用相同的体循环网络模型进行控制设计,对各分支流量实现控制。致力于为血液循环障碍研究和脏器间相互影响关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体循环血液流体网络模拟结果显示,淋巴循环障碍,淋巴分支流阻比η=3时,该分支平均流量相对于正常值减小42.24%,但对其他分支流量影响极小,流量变化最大的肝分支流量增大0.039%。肝、肾、脑、胃、脾、肠分支的流阻比η分别增大到3时,淋巴分支流量有较明显的变化,相对于正常值分别变化+33.41%,+8.01%,+8.07%,-2.69%,-4.82%和-4.65%。肝分支流阻变化对胃、脾分支和肠分支流量影响较大,相对于正常值分别下降20.90%,21.05%和20.55%。胃分支流阻变化对脾、肠分支流量影响较大,相对于正常值分别增大6.74%,6.52%。脾分支流阻变化对胃、肠分支流量影响较大,相对于正常值分别增大7.26%,5.98%。肠分支流阻变化对脾、胃分支流量影响较大,相对于正常值分别增大8.97%,9.90%。肾分支和脑分支流阻变化时,其他分支流量别分上升9%和8%左右。根据人体血液循环流体网络的控制设计实现了各分支流量的精确控制,并指出了实际中控制过程的实现形式。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对肝分支病变的治疗需要对肝、肠、胃、脾分支阻力做较大的调节,对脾分支病变的治疗需要对脾、胃分支阻力做较大调节,对胃分支病变的治疗需要对胃、脾分支阻力做较大调节,对肠分支病变的治疗需要对肠、肝、胃、脾分支阻力做较大调节,对肾分支病变的治疗需要对肾、胃、脾、肠分支阻力做较大调节,对脑分支病变的治疗需要对脑、胃、脾、肝分支阻力做较大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