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fe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独居老人是社会弱势群体,相较于其他老年群体,其孤独感体验强烈。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的趋势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强调要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积极为农村独居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依托社会工作者的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关怀和精神关怀。在人口流动和家庭网络规模缩小的趋势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农村独居老人在家庭支持弱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独自面对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经济需求等风险,在这过程中更容易感受到孤独、无助且长期感到孤独。因此,对农村独居老人进行孤独感缓解方面的干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基于此背景,本文以G村独居老人为服务对象,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研究该课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程度普遍偏高,其孤独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人际交往狭窄;重要伴侣支持丧失,子女情感支持不足;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娱活动内容形式单一。进一步的分析可知,农村独居老人缓解孤独感的需求主要有:提升自我认知、宣泄负面情绪、提高社会参与积极性、增加社会支持和丰富娱乐生活。基于原因和需求诊断,本研究在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从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和社区层面对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进行干预,干预的策略主要包括:个人层面的个案辅导、构建朋辈支持网络;家庭层面的提高与子女的联系频率;社区层面的社区活动、社区宣传与倡导。研究发现,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的干预策略在缓解独居老人孤独感、扩展独居老人的人际交往、提高独居老人社会参与积极性、增加子女与独居老人的联系频率以及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区氛围方面是能取得一定成效的。基于对干预过程的反思,研究者认为应当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独居老人孤独感缓解的长效机制;综合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影响力,方能有效缓解农村独居老人的孤独感。
其他文献
<正>1研究目的本文运用三维摄像解析法对吴易昺发球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测量与分析,揭示世界优秀运动员发球技术动作范型,通过实践论证网球发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为广大
会议
针对串口通信的实时性和系统资源的利用不足,提出了基于多线程和MSComm控件的串口通信设计思想。结合串口通信的机理和自定义消息方式的多线程,并利用操作方便、稳定可靠的MSComm控件,分析了W in32环境下的采集软件的开发方法。用V isual C++6.0实现了发动机振动信号的数据采集系统软件,给出了软件的设计思路,关键步骤和部分的程序代码。目前该软件在发动机故障振动信号采集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应
B粉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化学和冶金等领域的应用非常有前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粉的性能主要其纯度和粒度有关,高纯度与小粒径,对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
<正>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曾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国际政治研究要么上接天庭,要么下接地气,不能在两者之间地自寻其乐。我没有高深的理论修养,也不愿意在所谓框架或范式里面绕来
会议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国情,全面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典型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础设施具有成本沉淀性、自然垄断性、社会
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和归一化鲁棒最小均方根(NR-LMS,Normalized Robust Least Mean Square)理论的动力学结构参数辨识方法.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建立其Hankel-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