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中医经典验方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s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肝胃不和证的临床观察,综合评价本方在治疗CSG肝胃不和证上的临床疗效,分析柴胡疏肝散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并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中医方面的诊疗现状。方法:选择84例武汉市第一医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中医门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所有病例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5](2006,上海)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1](2009,深圳)所确定的诊断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患者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中医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味,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洛赛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10mg,日两次口服和碳酸铝镁片(达喜: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提供)1.0日三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服用30d。此外,对照组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加服阿莫西林胶囊(阿莫仙: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提供)1.0日两次口服及克拉霉素胶囊(上海海虹实业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0.5日两次口服,连服10d。治疗结束后对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包括主要症状的疗效评价、证候的疗效评定及内镜下胃黏膜疗效评定。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3个月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随访治疗有效患者的复发情况,并统计复发率。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观察指标和数据的不同,分别选用不用的统计学方法,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多选用t检验,当两组样本量含量较大时(即n1、n2均大于50时)可选用u检验,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或两个以上因素交互作用时多选用方差分析;比较计数资料如两个或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之间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多采用卡方检验。本次实验研究的统计学差异性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当P≤0.05或P≤0.01时,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反之则无明显差异。结果:1.在主要症状疗效方面,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两者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中医药治疗组疗效比较好。2.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且中医药治疗组与西药治疗之间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相比较,亦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中医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4.在胃镜及病理疗效方面,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痊愈率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及P<0.01),提示中医药在改善胃粘膜病变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5.在复发率方面,中药治疗组复发率为5.6%,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28.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在主要症状疗效方面,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方面及胃镜病理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症治疗。治疗后随仿证实中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治疗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