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高中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挫折后,往往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并且会经历一系列消极情绪,比如焦虑、恐惧和抑郁。这就是英语习得性无助。在高中的学习者经历的习得性无助有多严重?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如何理解自己的情况,感受,以及在学习英语方面的成就?为了找出答案,三个具体的问题被提出:1)高中英语学习者的习得性无助状态是什么?城乡学生之间有差异吗?2)他们的学习成绩/失败归因于什么?城乡学生之间有差异吗?3)习得的无助、归因和学习成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本研究中,600名武安市(邯郸市的一个县)和石家庄的高中生被要求填写问卷,即学习无助问卷和归因问卷,为了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其中一些人接受了访谈。本研究所采用的习得性无助问卷,由朱(2008)根据Quinless和Nelson(1984)的问卷改编的。归因问卷是由吕(2006)根据塞利格曼(1984)的问卷改编的。调查和访谈是在2017年12月15日至2017年12月16日期间进行的。学生被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这两份问卷。然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作者采访了一些学生。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首先,高中生的习得性无助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在习得无助的四维度中,认知无助和情绪无助比行为无助和动机无助更严重。并且在访谈中,关于这一点,学生们提到了许多原因:增加的学习压力和变化的教学方法就是其中的两个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高中生所经历的学习无助程度明显不同于城市学生,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上,行为无助,认知无助和情绪无助。农村学生感到比城市学生更无助。然而,两组学生在情绪无助的维度上并无显著差异。其次,归因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倾向于将学业成绩归因于内在因素而非外在因素,其中努力归因是最强的因素。再次,发现城乡学生的显著差异,尤其表现在能力归因和情境归因。这意味着农村学生相比于城市学生更倾向于把学习成就归因于能力和情境。在采访中,农村学生抱怨父母和学校提供的学习环境对他们的学习不利。第三,从习得无助与学习成就的关系上看,习得无助的各个维度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从习得性无助与归因的关系来看,运气归因与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无助感有显著正相关。努力归因与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有显著负相关,而情境归因和能力归因与习得性无助感无显著相关。在归因与学习成就的关系方面,努力归因和能力归因与学生学习成就呈正相关,而情境归因和运气归因与学生的学习成就无显著相关。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城乡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