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胶质瘤的主动免疫治疗(active immunotherapy)已成为胶质瘤治疗研究的热点,而免疫反应首先是由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捕获抗原,经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从而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因此本实验通过培养树突状细胞制备肿瘤疫苗,进一步探讨胶质瘤瘤苗体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体重100-150g雌性SD大鼠脱颈处死,在无菌条件下取双侧股骨和胫骨,剪除两端软骨组织达骨髓腔,用培养液充分冲洗骨髓腔,200目尼龙网过滤后离心,弃上清。去除红细胞。用PBS及无血清IMDM培养液洗涤,弃上清。加入含20%胎牛血清IMDM完全培养液培养。第8天收获成熟的树突状细胞。扫描电镜观察、流式细胞免疫学检测树突状细胞。采用冻融法制备肿瘤抗原。取对数生长期的C6肿瘤细胞,消化、吹打均匀并计数,移入冻存管,冻存于-70℃低温冰箱。次日,将其置于室温下融化,而后再次放入-70℃低温冰箱,反复冻融4次,离心30分钟,吸取上清液,-70℃保存。在树突状细胞培养皿中加入冻融抗原培养48小时。将2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动物:(1)C6肿瘤疫苗1组:将C6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连续3周每周1次注入每只动物尾静脉,第3次注射后1周进行实验。(2)C6肿瘤疫苗2组:将C6肿瘤疫苗<WP=4>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注入每只动物尾静脉,注射后1周进行实验。(3)树突状细胞组:将培养8天的树突状细胞连续3周每周1次注入每只动物尾静脉,第3次注射后1周进行实验。(4)对照组:每次每只动物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每周一次,连续3周,第3次注射后1周进行实验。无菌条件下取出实验动物脾脏,洗去血迹,剪去脂肪及筋膜组织,于200目钢网上研磨组织,将组织细胞悬液置于淋巴细胞分离液上,离心,获取淋巴细胞。MTT法检测淋巴细胞杀伤活性,计算杀伤效率。结果:倒置显微镜下第1天可见髓单核细胞及少量的幼稚红细胞;第3天换液后红细胞成份消失,髓单核细胞明显增加,细胞已贴壁;培养的大鼠骨髓细胞第5天出现树突样细胞;第7、8天可见到大量有长的细胞突起的树突状细胞。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体积较小,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少量细胞突起;成熟树突状细胞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大量细胞突起,其突起末端又有细小的分支。流式细胞学检查显示OX62表达阳性率为90.39%,OX6表达阳性率为85.31%。计算各实验组、不同效靶比的OD值,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在C6肿瘤疫苗1组的各效靶比的OD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他各组内不同效靶比的OD值之间只有10:1与2.5:1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不同实验组的相同效靶比之间进行比较,C6肿瘤疫苗1组、C6肿瘤疫苗2组与其他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树突状细胞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结论:提取大鼠骨髓细胞,在含有GM-CSF和IL-4的<WP=5>完全培养基中可培养出具有高度免疫活性的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摄取肿瘤抗原后,可激发大鼠体内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明显增强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将成熟的树突状细胞注入大鼠体内后,体内淋巴细胞抗肿瘤活性未见明显增强。一次向大鼠体内注入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体内淋巴细胞抗肿瘤活性稍有增强;多次向体内注入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体内淋巴细胞抗肿瘤活性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