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至2020年,我国结婚率已经连续7年呈现下降趋势,单身成年人口的数量也越来越庞大。要促进单身人群摆脱单身局面,有必要探讨其单身的原因,而关于单身原因的研究,主要沿用的理论包括婚姻市场理论、婚姻梯度理论、同类匹配理论以及交叉性理论,单身是复合类型,这些理论各自存在解释的范畴,本文希望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解释新的单身类型。本文从社会化视角,构建了一个青年单身形成的解释框架,解释因社会化不足而造成的单身青年现象,认为:有一种类型的青年单身的形成是婚恋方面社会化不足的结果;初级社会化阶段婚恋教育的缺失与次级社会化阶段重要他人的影响,造成个体婚恋方面社会化不足,造成了这种类型的青年单身。以社会化理论嵌入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本文构建了四个解释青年单身形成的理想类型。通过引入社会化视角来解释个体是如何在重要他人(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形成单身;通过嵌入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建立起四个单身青年的理想类型,分别是目的理性型、价值理性型、情感型、传统型。对这四种不同的理想类型,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解释说明,应用半结构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获取案例的相关资料。目的理性型单身青年,精于计算恋爱中的成本与报酬,择偶认知条件发生偏差(一方面过度重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择偶条件要求高)难以找到心仪对象。在初级社会化阶段,父母重视金钱并因金钱问题而失和,个体金钱利益至上而情感次之的观念开始萌芽。在次级社会化阶段,在学校专注成绩的管理及传统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婚恋教育缺位,偏差的婚恋观未得到及时纠正;同龄人恋爱时的奢侈风气也强化了个体偏向金钱利益的婚恋观;入职后,个体不能正确评价自身,受到工作中参照群体通过婚姻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事件的影响,择偶认知条件产生了偏差,利益至上观念更重,并过高估计自身,只想回报,不想付出。最终,导致单身。价值理性型主要是婚恋观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因无法寻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完美爱情而单身。在初级社会化阶段,个体以父母的和谐相处方式为模板,接受了父母对自己未来伴侣的过高要求(父母出于保护孩子初衷,避免展现婚恋关系中的矛盾一面)。在次级社会化阶段,学校中学生群体在恋爱方面存在攀比风气,来自物质与精神付出的攀比之风导致个体恋爱观念的异化;同时,大众传媒在市场的需求下,塑造出过于理想化的伴侣形象;进入工作单位,个体在男女比例失调的工作环境中,缺乏与异性的互动,理想化的婚恋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造成了个体的单身。情感型即俗称的“恋爱脑”,是指将恋爱作为生活的全部,因行动易被情绪主导作出格举动而单身。在初级社会化阶段,亲子间互动不足,亲密关系建立困难,促使个体在幼年时期养成了敏感脆弱而又渴求被爱的性格。在次级社会化阶段,遭受到校园霸凌、被同龄群体排斥,这加深了个体内心对于爱的渴求,将亲密关系的建立作为生活重心,任何有可能威胁到亲密关系稳定的因素都会被无限放大,导致个体情绪失控,反而造成亲密关系的破裂;工作之后,个体内心对感情的需求被繁重的工作压抑(恋爱时间被工作时间挤压),激化了个体内心的不安全感,造成个体情绪的失控,再次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传统型指完全听从父母意见、遵循传统恋爱观念,又被学习工作压力挤压而单身。在初级社会化阶段,监护人的过度宠溺以及传统婚恋观教育,限制了个体与异性的交往,造成了个体与异性互动经验的缺失。次级社会化阶段,中学时期,学校与家长严厉打击早恋现象,个体刻意避免与异性交往,与异性互动经验不足,没有培养起与异性互动的技能;大学时期,致力于满足社会对青年个体事业有成的期待,个体的恋爱时间被繁重的课业压力与寻找合适工作这两件大事挤压,在与异性互动经验不足、互动技能不足的情况下,又缺少了恋爱的时间,个体的单身不可避免。在提出理论框架之后,通过例证对四种类型的单身青年进行分析,提炼出最终的结论:青年群体中存在由于婚恋方面的社会化不足而导致单身的单身类型。在初级社会化阶段,由于家庭婚恋教育的缺位,造成个体婚恋方面的社会化不足。在次级社会化阶段,由于学校的打压、工作的挤压,个体为了学业事业牺牲感情;由于受到同龄群体的奢侈风气影响、认同并内化大众传媒理想婚恋观,个体对于情感与欲望的过度追求,也造成了个体婚恋方面的社会化不足,最终造成了青年的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