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对2003-2013年针灸治疗本病的文献进行广泛搜集,系统整理,统计分析筛选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的常用腧穴。比较统计分析筛选穴结合药物、常规选穴结合药物和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研究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纳入冠心病心绞痛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统计分析筛选腧穴+西药组(治疗T组)30例,常规腧穴+西药组(对照A组)30例,单纯西药组(对照B组)30例。治疗T组予针刺结合口服西药治疗,腧穴选取内关、膻中、心俞、膈俞、足三里,基于2003-2013年针灸治疗冠心病选穴的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筛选所得的腧穴,每天治疗1次,7天为一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A组予针刺结合西药治疗,腧穴选取内关、膻中、巨阙、阴郄、郄门,参考王启才主编的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第277-278页“心绞痛”使用的腧穴,每天治疗1次,7天为一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单纯西药组仅予西药治疗,不予针刺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指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并比较三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组间比较:(1)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指标:发作次数、发作时间、负荷值治疗T组均低于对照A组(P<0.05),对照A组均低于对照B组(P<0.05)。(2)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积分方面:心绞痛稳状态情况(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及治疗满意程度(TS):治疗T组均高于对照A组(P<0.05),对照A组均高于对照B组(P<0.05);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及疾病认知程度(DS):治疗T组与对照A组相当(均P>0.05),治疗T组、对照A组均高于对照B组(P<0.05)。(3)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治疗T组低于对照A组(P<0.05),对照A组低于对照B组(P<0.05);(4)心绞痛症状疗效方面:治疗T组优于对照A组(P<0.05),对照A组优于对照B组(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指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积分、中医症状积分,治疗T组、对照A组与对照B组,治疗后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01)。结论:针药结合疗效较单纯西药疗效优。并且,统计分析筛选腧穴比常规腧穴疗效更优。通过应用统计分析,结合理论筛选腧穴,能优化临床选穴方案,能更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并能为今后针灸治疗选穴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