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解决民生问题,“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民生”在党的十七大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独立章节阐述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党的十八大对有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做了重要阐述,接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群众需求会是改革的重点,将积极解决好当前民生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民生”成为人们谈论和学术探讨的焦点。一个“民生时代”已经到来。民生问题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更好的衡量民生的发展情况,各级政府或相关部门纷纷提出了不同的民生评价体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生发展课题组”都构建了相关的“中国民生指数,这些指数的优势在于利用客观统计指标量化了民生的发展,但由于各个地方统计数据的不完善和统计数据的偏倚,这类客观民生指标体系可行性较差。为了弥补客观民生指标体系的不足,也为了更好地掌握老百姓对民生发展的舆论状况,很多地方兴起了关于民生建设的“民意调查”,并定期通过媒体对外公布,具有代表性的有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基本民生评价指数”和四川省居民消费研究会、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发布的“四川民生满意度指数”。该类民生指数采用问卷的形式,采用李克特量表对民生事项的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程度,由居民结合自己的感受对民生事项打分。最后将收集的调查数据采用国内外通用的指数化方法编制为民生指数,以便简洁、清晰地对基本民生公众状况评价进行描述和比较。鉴于以上背景,本文基于四川省民生满意度调查从统计学的角度来探讨民生问题,对民生满意度评价进行更深入的分析。首先说明了研究民生满意度指数的选题意义,结合国内外关于民生指数和民意调查的研究综述,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现实意义。第二,本文采用实际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四川民生满意度评价体系进行了验证性分析,并计算了各民生指标的权重,对民生满意度评价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建议。文章最后的实证部分对四川省民生满意度指数的差异情况进行了研究,涉及居民和地区两个层面。为了更好地分析四川省满意度指数的地区差异和群体差异,针对调查数据的结构特征,本文选择了分层线性模型,以地区为分层变量,以个体特征为水平变量。由于满意度评价采用的是李克特量表,结局变量为有序的多分类变量,最终建立多层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同时实现这两个效应的因素分解,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一水平的统计模型引起的估计偏倚问题。从不同城市民生满意度评价比较来看,人均GDP与民生满意度评价呈负相关,表明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提升民生满意度,说明在看待社会进步时不能只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各地民生财政支出占各地财政支出的比例与民生满意度评价同样呈负相关,表明四川省各市州的民生投入可能并没有发挥很好的效应,存在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从城乡差别来看,农村居民对民生事项评价高于城镇居民的可能性更大,这也间接反映了农村社会保障和福利投入的加强,以及统筹城乡发展农村的新变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城乡收入差距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城乡仍不均衡的现状。从人群特征来看,年龄在“30—39岁”的居民民生满意度高的可能性比其他年龄段更小,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面对来自工作、家庭、婚姻等方面的压力最多,因此对于物价感知、工作就业的感知也最敏感,因此他们对民生问题的评价更谨慎,涉及这些人群的相关民生问题还有待重点关注和改善。文化程度属于中专和大专的居民相比更低文化程度的居民的民生满意度评价更低,对应前面的分析发现这一部分居民和年龄“30-39岁”的居民比较重合,进一步说明了这部分居民受民生问题的影响较多。其次,收入低的居民往往比收入高的居民对民生满意度评价更低,反映出低收入居民在民生各个方面相对弱势的一面,经济收入常常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现状,也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水平。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对民生满意度调查提出了一些建议,更进一步提出了对满意度指数深入分析的思路,也基于本文的实证分析对四川省民生建设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具有一定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