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在视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视网膜中的表达及细胞定位;(2)了解玻璃体内、眼球后及皮下注射时,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在SD大鼠重要器官及眼内的分布情况,确定最佳及最易接受的眼部给药方式;(3)探讨眼球后注射外源性CNTF是否对实验性的视神经损伤有保护作用;(4)探讨CNTF对原代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胶质细胞及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5)了解CNTF在眼局部应用的眼部及全身毒副作用。 方法 (1)采用钳夹视神经的方法建立神经损伤的模型,在损伤后1天、7天、14天、28天获取视网膜,用RT-PCR测定视网膜中CNTFmRNA及其受体CNTFRαmRNA的表达,用West Blotting方法了解CNTF及其受体蛋白水平的表达,用免疫荧光的方法了解CNTF在视网膜各层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2)采用Iodogen法对rhCNTF进行放射性125I标记,SD大鼠分为皮下注射组、眼球后注射组及玻璃体内注射,分别于注射后30分、1小时、2小时、3小时、24小时检测视网膜、玻璃体、视神经、肾、肝、脑、脾等组织单位质量放射性摄取百分数(%ID/g)。(3)建立钳夹伤视神经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及CNTF实验组,通过电镜、光镜观察视网膜各层及视神经形态,并计数视网膜各层细胞和测量视网膜各层厚度,通过电生理F-VEP检查来了解视功能。(4)体外培养人RPE、RGC细胞,分离纯化并鉴定,取第4代细胞接种于96孔板,加入不同浓度的CNTF或bFGF,MTT法检测对视网膜两种细胞生长的影响;LEC培养液中加入CNTF,光镜观察形态。(5)选用正常成年兔,实验分为3组,玻璃体内注射不同剂量的CNTF,注射后每天直接检眼镜观察眼底,光镜、电镜观察视网膜及角膜,电生理了解视网膜功能;光镜观察肝肾重要脏器的改变。(6)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损伤后1天、7天大鼠视网膜内CNTF-mRNA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01),而在损伤后14天,表达水平开始下降,到28天时,表达量非常小(P<0.001);而在正常大鼠视网膜内无CNTFRαmRNA表达,在损伤后的1天、7天、14天、28天均有一定水平的CNTFRαmRNA的表达(P<0.001);损伤后各时间均有CNTF及CNTFRα蛋白的表达,但CNTFRα蛋白的表达较弱;CNTF表达有时间及层面特异性。(2)三种注射方式时体内相对分布以肾脏、肝脏等较高,其次是脾、肺、肌肉;皮下注射组在眼内仅有少量分布,而眼球后注射在眼内组织及脑组织内有较高分布,眼内组织分布以玻璃体内注射最高。(3)CNTF实验组神经节细胞数明显多于单纯损伤组(P<0.001);视网膜各层也无明显变薄;视神经无脱髓鞘改变,轴突内微管、微丝较单纯损伤组明显增多;P1波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Pl波的振幅值比对照组高(P(0.001)。(4)CNTF组RGC明显比对照组细胞密集,且细胞密度随CNTF组浓度增大而增大,吸光度值也比对照组高(P<0.001),而RPE细胞各组间无明显差异,CNTF对LEC的生长无影响。(5)玻璃体腔内注射CNTF后2天,直接眼底镜均发现玻璃体有少量白色混浊物质,未见晶状体混浊,视网膜也未见出血等改变: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亦未发现视网膜各层有明显的异常改变如变性或坏死;角膜的电镜及光镜亦未见明显的改变;电生理检查各组ERG振幅变化无差异(P>0 .05);各实验组的肝肾组织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肝脏淤血、浊肿、空泡变性等改变。结论(l)神经损伤后CNTF一mRNA的表达先短暂升高以后持续下调,而CNTFRa一mRNA在损伤后4周内均有一定量的表达,提示补充外源性CNTF可能改善神经再生的微环境而发挥保护效应。(2)眼球后注射rhCNTF可被眼内组织吸收,高于玻璃体内注射剂量注射时眼内组织可获得相当的浓度。(3)视神经损伤后注射外源性CNTF能减少视网膜各层细胞的死亡,促进视神经修复及恢复视功能。 (4)CNTF对人RGC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对RPE细胞及LEC的生长无促进作用。(5)此剂量下玻璃体内注射CNTF于兔眼是安全的,无明显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