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其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骨质疏松症的致病机制在于骨代谢和骨重建过程的失衡,破骨细胞(Osteoclast,OC)的骨吸收作用大于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骨形成所致。雌激素是影响骨代谢平衡的一个重要监控子,其主要作用是抑制OB分泌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1,IL-6)等,进而使这些细胞因子所诱导的OC分化成熟减慢。雌激素替代疗法(Estrogen replace treatment,ERT)是治疗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首选方案。 IL-6被认为是启动OC分化成熟的最重要细胞因子和病理条件下调节骨吸收的关键因子,在PMOP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IL-6与其受体结合可直接促进OC前体增殖分化,并使OB分泌更多的IL-6,从而进一步加强破骨作用。雌激素缺乏可导致体内IL-1和TNF-α水平增高,二者刺激OB分泌大量IL-6,诱导OC破骨活性增强。另一方面,雌激素受体还直接作用于IL-6启动子,抑制IL-6的表达。由此可见,IL-6是雌激素作用途径中的关键靶点,能直接反映雌激素抗骨质疏松的综合药效。因此,本研究以雌激素对IL-6基因转录调控作用为切入点,构建了人IL-6基因启动子报告载体,并与人雌激素受体表达载体共转染小鼠成骨样细胞,检测雌激素作用和IL-1诱导对这一报告载体转录活性的影响,为建立雌激素类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分子生物学药效评价方案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