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取代烯烃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ypig_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具有原子经济、适用范围广、选择性高等特点,广泛用于手性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受到化学家及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虽然至今为止已经发展了数以于计的手性配体,但是一些困难底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仍然存在反应活性低、选择性差及底物适用范围较窄等问题。其中四取代烯烃由于空间位阻较大,致使金属中心难以与底物发生相互作用,底物活化和反应选择性的控制十分困难,是当前不对称催化氢化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底物之一,相关研究报道较少。  本论文采用手性单齿亚磷酸二酯((S)-26c)与非手性单膦(PPh3)和[Rh(COD)2]BF4在反应体系中现场形成的杂合配体Rh(I)络合物催化体系,以吗啡啉作为碱性添加剂,对多种类型的三取代丙烯酸进行了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研究。在温和条件下(rt,30-60 atm H2),实现了对于一系列(E)-或(Z)-β,β-双芳基-α-甲基丙烯酸(39a-r)、(E)-α,β-双芳基-β-甲基丙烯酸(39s-x)以及(Z)-α-氟-β-芳基-β-烷基丙烯酸(41a-d)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以优良的收率及优秀的对映选择性(92-99% ee)获得相应的氢化产物。其中氢化产物40p和40q经过简单的转化,应用于生物活性分子(-)-8-epi-aristotetralone的对映异构体和(-)-8-epi-aristoligone的形式合成中。通过31P NMR和MALDI-MS对混合配体催化体系[Rh(COD)2]BF4/(S)-26c/Ph3P(1∶1∶1)中杂合络合物组成进行了初步探究,证实体系中存在阳离子性杂合络合物催化前体[Rh(COD)((S)-26c)(Ph3P)]+。控制实验表明,手性单齿亚磷酸二酯配体结构中的羟基对于体系的手性控制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首次展示了手性单膦配体与铑形成的催化体系在四取代烯烃不对称氢化反应中取得了优秀的对映选择性。
其他文献
由于氟原子引入到有机分了中可以改变分子的构象,酸碱度,偶极矩,亲脂性及代谢稳定性。因此,有机氟化物在药物、农药和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含氟有机化合物合成有两种方法:直
由于在一些领域例如生物分离、生物传感、催化中,同一种材料需要发挥多种功能,单一组分的纳米材料很难满足这种需求,通过制备多组分的纳米材料来得到多功能材料已引起科学家们的
本文作者利用过渡金属钌(II)和本课题组开发的水溶性二胺配体形成的络合物作为催化剂,以甲酸钠(HCOONa)为氢源,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存在下首次实现了水相中环状亚胺和亚胺鎓
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半导体材料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材料科学中最重要的一员。由于它具有优异的光学、磁学、电学等性质,在介观研究和纳米器件方面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因此
本文利用多种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功能化分子设计,并利用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学和光电子能谱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修饰电极/溶液界面电子传递动力学行为,以及功能化修饰电
本论文对双和多过渡金属桥卡宾和桥卡拜络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进行了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章,在本小组以前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锰和铼的阳
学位
本文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开展了如下两部分研究工作。  第一部分为参与Trioxacarcin A生物合成中酶Txn38催化色酮骨架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Trioxacarcin A是重要的芳香聚酮抗
糖基化是生命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然而由于糖肽离子化效率差、高度非均一性以及丰度低等特点,在质谱检测时常常受到非糖肽信号的干扰,因此近些年关于糖肽富
智能材料与界面材料有机结合,赋予界面材料智能特性将是研究智能材料的一个新领域。浸润性是固体表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质,对固体表面的浸润性进行可逆控制将在很多领域具有广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是决定其电容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制备同时兼具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高电容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电极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目前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电催化剂主要以铂基贵金属电催化剂为主,然而铂的储量极其有限,成本昂贵,并且铂基电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其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因此研究制备成本低,具有高稳定性的非贵金属碳基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研究重点。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