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癌(非特殊型)有时在常规石蜡切片中难以区别,需要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由于两者生物学行为、手术方式及临床转归有所不同,故如何更加准确地诊断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就变得尤为重要;本实验通过检测β-catenin、E-cadherin与p120在ILC、IDC-NSTs中的表达情况,并对比其在乳腺正常组织的表达,分析对比p120、E-cadherin与β-caten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与组织学类型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有无相关性,探讨β-catenin、E-cadherin与p120的联合应用能否提高鉴别ILC与IDC-NSTS的准确性;最终以给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材料与方法:1、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病理科电子信息库中查询所有符合条件的乳腺癌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病理组织学类型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癌(非特殊型),时间的范围是2011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手术方式均为乳腺根治术,并收集详细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包括年龄、性别、原发肿瘤组织大小(T)、有无神经、脉管侵犯等;其中ILC的筛选有效病例数为44例,IDC-NSTS也随机筛选符合条件的病例数44例,另外随机挑选10例正常乳腺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离肿瘤>4cm)作为对照组。2、对44例浸润性小叶癌和44例浸润性癌(非特殊型)的p120、E-cadherin与β-catenin常规石蜡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结果重新判读,探讨并记录E-cadherin、p120与β-catenin在ILC与IDC-NSTs组织中的表达差异。3、挑选出筛选的有效病例的组织蜡块,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制成组织芯片,使用E-cadherin、p120与β-catenin的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尽可能排除可能出现的差别后(如切片厚度、试剂剂量、时间、温度等),检测p120、E-cadherin、与β-catenin在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由于组织芯片存在脱片的情况,所以进行二次筛选,对比p120、E-cadherin与β-catenin在正常乳腺组织、IDC-NSTs及IL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E-cadherin、p120与β-catenin三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ILC与IDC-NSTs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类型是否存在相关性。4、运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配对卡方检验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浸润性癌(非特殊型)与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p120、E-cadherin及β-catenin三者表达情况之间的相关性。检验水准a=0.05,计算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HE镜下:IDC-NSTs癌细胞体积较大,胞质丰富,异型性明显,组织学常可排列成条索状、簇状、小梁状、巢状,也可呈实性排列,偶尔可见具有单层线状浸润或靶环状排列的区域,类似浸润性小叶癌,但缺乏小叶癌细胞的形态特征。除少数变异型外,多数ILC癌细胞相对较小,形态一致,缺乏黏附性;癌细胞以单个或单行浸润间质,呈列兵样或靶环状排列;细胞形态也会出现多种变异:如印戒样、浆细胞样、肌样、组织细胞样和多形性改变;多形性浸润性小叶癌虽也呈单个和线状浸润间质,但细胞较经典型ILC体积大,核多形性显著,细胞遗传学特征更像IDC-NSTs。E-cadherin在正常乳腺组织及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中所有的54例均表达完整膜阳性(100%),胞质阳性的有0例(0%),表达缺失的有0例(0%);p120阳性表达细胞膜的有54例(100%),表达定位于胞质的有0例(0%),表达缺失的有0例(0%);所有54例组织中β-catenin均表达为膜阳性(100%),胞质阳性的有0例(0%),表达缺失的有0例(0%);而在ILC中有1例E-cadherin表达为膜阳性(2.27%),胞质阳性的8例(18.18%),表达缺失的有35例(79.55%);p120表达膜阳性的有0例(0%),胞质阳性的有41例(93.18%),表达缺失的有3例(6.82%);β-catenin表达膜阳性的有1例(2.27%),胞质阳性的有3例(6.82%),表达缺失的有40例(90.91%);正常乳腺组织、IDC-NSTs及ILC同患者的年龄和原发肿瘤大小(T)之间的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6和0.127);但与有无神经侵犯、脉管内癌栓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49和0.007);E-cadherin、β-catenin在正常乳腺组织、IDC-NSTs与ILC的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为100%、100%、2.2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p120、E-cadherin与β-catenin在IDCNSTS与ILC中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1和0.01);在ILC中p120的表达与β-catenin及E-cadherin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和0.661),但β-catenin在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与ILC中E-cadherin、p120及β-catenin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6、0.245和0.161);原发肿瘤大小(T)与ILC中Ecadherin、p120及β-catenin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4、0.605和0.510);有无神经侵犯与ILC中E-cadherin、p120及β-catenin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0.784和0.950);脉管内癌栓的有无与ILC中β-catenin的表达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但与p120、E-cadherin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5和0.486)。结论:1、E-cadherin、p120与β-catenin在IDC-NSTs和ILC中的不同表达模式在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年龄、原发肿瘤大小、有无神经侵犯和有无脉管侵犯则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