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政治学和经济学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也是随着我国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所要率先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与实践是一个逐步完善,不断深入的过程。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首先明确政府与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定位,沿着正确的方向才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政府与市场问题的认识与实践角度切入,对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各自的职能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更好发挥二者作用提供借鉴参考。本文拟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述该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综述、研究目标和方法、难点和创新点。该论文研究的主要背景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根据时代的变化,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的策略方针。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是从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学术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理论意义方面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现实意义方面说,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学术方面说,学术界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一直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第二部分:研究改革开放前党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认识。这一时期我们党认为社会主义必然是计划经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时期,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典论断,毛泽东提出尊重价值规律的想法,但都没有跳出计划经济的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表现为政府取代市场,市场只发挥了极小的作用。本文指出,建国初期开始实行计划经济有其必然性,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越来越突出。第三部分:表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对这一体制进行反思,开始重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并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发表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新论述。十二大上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概念,为以后的工作铺平道路。第四部分:描述了我国经济体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在思想上逐步摆脱原有对计划与市场认识的束缚,形成了历史性的飞跃。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新论断。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计划手段”的理论,拨开了人民思想上的迷雾,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第五部分:描述经历了漫长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之后,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党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根据国情提出了全新认识,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再次形成了飞跃。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市场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经典论断。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党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全新认识。第六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认识与实践进行反思,总结意义与启示。意义主要有两方面,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是:一是形成了新时期下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新思路;二是为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活力。实践意义: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实践经验;二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了科学指南。启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必须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之下;二是注重借鉴历史经验和进行创新性发展。第七部分:结束语。对于整篇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和总结,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政府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只有继续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和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给予市场充分的发展空间,才能理顺二者的关系。其次,深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从历史和现实的进行梳理。只有借鉴历史经验,同时根据现阶段具有的条件,才能正确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再次,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党的领导,不断丰富实践和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