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鸣禽而言,鸟类鸣叫是鸟类实现种间及种内信息传递和个体识别的重要手段,在其生命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各国学者对鸟声的研究更加广泛,从鸟类鸣声结构、鸟声功能、发声器官、鸣肌结构、鸣声的学习及行为等方面探究其发生和演化机制。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作为典型的鸣禽,鸣声在其种内通讯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刻的影响其觅食、联络、领域占区、求偶、繁殖等重要行为活动。栗背短脚鹎作为中国特有鸟种,但国内学者对其研究甚是少见,目前主要集中在形态学和分类学方面。为了解栗背短脚鹎的鸣声特征及其适应策略,我们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栗背短脚鹎的鸣声行为进行录制与观察,通过对栗背短脚鹎野外观察,用Sony PCM-D50录音棒进行鸣声录制,并用Adobe Audition3.0声音分析软件对主频、基频、最高频、最低频、音节时长、音素数等参数进行分析,并算出频宽,数据均以Excel2007整理,以SPSS 23.0分析鸣声数据。栗背短脚鹎41种鸣声包含越冬期21种、繁殖前期10种、繁殖期41种、繁殖后期24种。栗背短脚鹎24种常见鸣声类型以联络鸣叫、警戒、领域占区为主。繁殖期鸣声音节通常包含4~6个音素,以5个音素为最多;非繁殖期鸣声音节通常包含1~5个音素,以3音素音节为主。不同类型的句型在音素组成、音素数量、音节结构、音节时长、频率、频宽、主频、基频等参数上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差异。同时众参数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性,共同调节能量的消耗,减少能量的浪费。结果显示,栗背短脚鹎联络鸣叫、领域鸣唱多数包含1~4个音素,以3音素为主,联络鸣叫音节平均时长0.09±0.01s,主频3500.14±504.32Hz,基频1980.65±308.17Hz,主峰频率范围1980.65±308.17Hz~3826.55±206.72Hz;领域鸣唱音节平均时长0.12±0.02s,主频3655.24±264.01Hz,基频1879.73±226.54Hz,主峰频率范围1879.73±226.54Hz~3779.33±258.19Hz,谐波较少,频宽基本与主峰频宽相近。警告鸣声由相同单音节组合而成,脉冲数记录到1~44个不等,音节时长最短0.05±0.01s,音节最长0.94±0.03s,主频4126.41±336.46Hz,基频1162.00±158.54Hz,主峰频率范围1162.00±158.54Hz~5167.50±216.07Hz,由于陪音较多,主峰后有密集的谐波,频宽达到15068.71±415.31Hz。求偶鸣唱音节除常见音节外,还存在17种繁殖期特有音节,通常含有3~5个音素,其中以5个为主,且有8种音节存在大量的陪音,主峰后谐波明显,另有两种含有少量谐波。求偶鸣唱音节平均时长0.13±0.03s,主频4726.63±204.55Hz,基频1725.75±169.17Hz,主峰频率范围1980.65±308.17Hz~4726.98±106.25Hz。对于多音素音节而言,相邻音素的基频、主频、频宽等参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性(P<0.01),并呈现显著负相关。同一音节相邻音素间频率呈现“高-低-高”或“低-高-低”的变化规律,基频越高,频宽越小,基频减小则频宽增大,主频也随之相应的升高或降低;说明栗背短脚鹎有可能为了减缓长时间连续的鸣唱所带来的鸣肌疲劳和损伤,通过改变音节的结构、音素数量、频率高低、频宽以及时长等调节其发声策略,以较为节约能量的方式提高声音传递效率,使其声音传播的更远以实现种内通讯以及繁殖等活动,并且雄性通过鸣唱曲目的复杂化来展现其领域以及自身生理状况以增加其对雌性的吸引力,保证其繁殖活动的成功率。本文对栗背短脚鹎鸣声的研究尚在基础阶段,仅作为栗背短脚鹎鸣声研究的基础资料。本文未能对其鸣声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特定句型代表的实际意义及功能尚需要继续研究。对其生理生态等问题仍需进一步从多维度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