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镁纳米棒的制备和干燥动力学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j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氧化镁纳米棒的光、电、热、磁等物理性质与常规氢氧化镁不同,表现出许多新奇特性,应用十分广泛,可作为橡胶、塑料、纤维和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剂,也可用来生产高档的纳米氧化镁陶瓷粉体,环保行业中的废水中和剂、烟道气脱硫剂或燃煤固硫剂,亦可用作电子材料和医药制剂的添加材料等。普通氢氧化镁在作为阻燃剂使用时,其填充量一般在50%以上,这必然会影响到基体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如果采用氢氧化镁纳米棒则可大大减少这方面的负面影响,因为氢氧化镁纳米棒的填充效果要远优于普通或零维纳米氢氧化镁。目前氢氧化镁纳米棒的制备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氢氧化镁纳米棒的制备方法以液相法为主,如直接沉淀法、反向沉淀法等;还有些其他方法,如:液固电弧放电法、液相脉冲激光烧蚀法等。液相法制备氢氧化镁纳米棒,反应条件难以控制,收率较低;而液固电弧放电法和液相脉冲激光烧蚀法制备条件苛刻,对设备要求高。因此,本论文通过单因素实验试图寻求一种工艺简单、形貌良好的氢氧化镁纳米棒制备方法,并对其表面改性进行了初探。以碱式氯化镁纳米棒为前驱物,氢氧化钠为沉淀转化剂,采用沉淀转换法制得氢氧化镁纳米棒。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溶剂、碱的种类、反应物摩尔比、氢氧化钠浓度等因素对氢氧化镁纳米棒形貌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检测与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溶剂和碱式氯化镁前驱物的形貌是氢氧化镁纳米棒形貌的主要影响因素。溶剂为纯乙醇时,有利于得到直径较小的氢氧化镁棒;选用直径小的碱式氯化镁可得到直径较小的氢氧化镁纳米棒。实验确定了氢氧化镁纳米棒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无水乙醇,氢氧化钠与碱式氯化镁的摩尔比为2:1,氢氧化钠初始浓度为2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直径100-200nm,长度6μm,结晶良好的氢氧化镁纳米棒单晶体。以六水氯化镁、尿素、轻质氧化镁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制备出三种具有不同形貌和尺寸的氢氧化镁产物。通过干燥动力学实验得到三种形貌氢氧化镁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出三种形貌氢氧化镁在室温下的平衡水分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形貌氢氧化镁的干燥速率曲线形状相似,都有升速、恒速和降速三个阶段;氢氧化镁纳米片的初始含水量、临界含水量和平衡含水量均高于微米颗粒。以氢氧化镁纳米棒为原料,硬脂酸为改性剂,对氢氧化镁纳米棒进行改性实验。主要研究了硬脂酸的用量和改性时间对氢氧化镁纳米棒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气相色谱联用系统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与检测。结果表明:硬脂酸的用量为氢氧化镁质量的5%效果最好,改性时间约1小时为佳。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意识的增强,市场对高品质燃油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燃油清净分散剂的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新一代燃油添加剂聚醚胺不
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 complex)是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新颖奇特的零维或多维的分子基材料,同时兼有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特点,因此蕴含着应用于电、磁、光、催化、吸附等领域的巨大潜质。本文利用水热合成和扩散等方法,分别使用了吲哚-3-羧酸、吲唑-3-羧酸、4-咪唑丙烯酸、四氮唑乙酸和6-氨基-2-吡啶甲酸,构筑出8个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
一、设计说明    《善待家园》属于略读课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了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学时,应指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学习搜集、筛选相关信息。教学中可以自读、讨论、合作探究为主。要将环保意识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    二、教学目标    1.在阅读基础上展开讨论,树立环保意识。  2.了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Pt基催化剂作为燃料电池中应用最广、稳定性最好的催化剂,对于燃料电池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开发新的制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方法,本文采用电沉积的方式在离子液体中制备了Pt、PtCu和PtCuCe催化剂,并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测试。首先对七种不同的离子液体进行了筛选,通过主盐的溶解情况以及初步的沉积情况,确定选用[BMIM][TfO]和[DEME][BF_4]体系作为电沉积铂基合金的电解液体系。在[BM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