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执行粮食自给自足政策以保证粮食的可获得性。然而,粮食供给完全依靠自给自足不仅意味着国内粮食生产的高投入、高损耗,也意味着中国日益紧缺的耕地资源、水资源等生产要素将面临更大压力。为了降低政策成本,提高政策效率,国际贸易成为中国稳定国内粮食供给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粮食进口量不断攀升。2007-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却又凸显了利用不完善的国际粮食市场弥补国内粮缺的风险。在此背景下,利用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成为保障中国局部粮食安全的新思路。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实证研究:首先计算1978-2009年中国、东盟和世界(除中国)的稻米总产量波动,比较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世界稻米产量波动是否一致,并通过分别计算两组波动的相关系数,对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保障粮食安全的时点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基于引力模型,在“无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时间、进口国与出口国固定效应”三种模式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等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对粮食(谷物)贸易流量的影响分别进行参数估计;最后比较三种模式的回归结果,选取最佳模式,分别测算中国作为出口国和进口国时与其主要贸易伙伴间的谷物贸易潜力。研究结果显示:东盟粮食(稻米)市场在稻米总量和时点的供应都有保障,中国利用CAFTA保障粮食安全是可行的;中国参与的APEC和CAFTA等区域优惠安排对双边粮食贸易流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与东盟的泰国、越南的谷物贸易存在贸易过度,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存在严重的贸易不足,而与新加坡贸易适当。建议中国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深化同东盟在粮食安全上的合作,适当调整从不同国家间进口谷物的比重。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从总量和时点上对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保障粮食安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形成一个利用区域合作机制保障中国局部粮食安全的新思路;二是构建范围大、时间长的paneldata数据库,修正引力模型,结合不同研究方法,使之更贴合中国实际,进而展开相关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