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崛起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新感觉派是西文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泛起的微澜,而形成于日本的新感觉派对它也起了催生的作用。它主要以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为代表。或许我们以“新感觉派”这个词来进行笼统地概括失之偏颇,但就其主要作家的整体的创作风格来讲,也无疑涵盖了他们的共性。综观以前学者对于中国都市小说的研究,无论是创造社、京派还是茅盾、老舍,他们关注的主要是都市生活的一隅,虽然有其探索的深度,但缺少覆盖广度,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所感受到的也只是都市中某一阶层的人的生活状态。新感觉派小说则打破了这种视野的局限,他们穷尽其力来描绘其生于斯长于斯的都市,描写了现代社会中生活在城中的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生存而奔命的下层社会群体,资产阶级化了的商贩,投机倒把的商家……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当然,他们的注意力主要还是集中在那些在西方机械文明和商业文明的洪流裹挟下的上海洋场社会中的惶惑的都市人。他们并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而是用自己的感觉、心绪、体验来触摸、来让读者与之一同去领会那处于感觉神经末梢上的都市社会、都市人。他们写都市人的迷茫、困惑、无所依归以致疯狂、堕落、纸醉金迷;写都市的冷漠、陌生、对人的压迫与阻隔。在这里,道德被践在脚下,传统的爱情被瓦解,每个人都丧失了精神家园,他们有如行尸走肉,漫无目的地行走在这无边的荒野;在这里,城市的建筑俯瞰着、监视着都市人,让他们无处遁形。人则因此而成为建筑的附属品,他们迷失了自己,也摆脱了社会关系,他们在都市中麻醉自己、苟活于人世。这里不再有为了争得一席生存之地而拼命挣钱的祥子,也不再有为了事业而雄心勃勃的吴荪甫。人生的要义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想知道,这就是当时人的生存形态、这就是当时的都市。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感觉派对城中人、城与人及城的立体化描绘,将处于感觉中的城、人作进一步的梳理、分析,对新感觉派的都市全景图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索,并阐明了个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