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社区感:结构与测量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sZh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关社区心理学的众多研究中,社区感的研究都是研究的重心。在国内外,以社区感为主题而编制的量表有很多,但是以农村居民为对象而进行的量表编制是一个空缺。本研究以中国农村社区居民委对象,试图对农村居民社区感进行概念上的理解和结构界定,编制出一份中国农村居民社区感量表,进而,进行中国农村居民社区感的现状分析和影响因素上的初步探索。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农村居民社区感指的是农村居民对其所居住村落的态度体验,这种体验包括居民对所居住地的集体认同,与村民及村落的依恋感和对乡村未来发展的期待。其构成要素包括集体认同、情感依恋和传承倾向三个维度。(2)农村居民社区感量表的三个维度是通过对访谈文本的质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而形成的。最终农村居民社区感的总项目数为17个。其中集体认同维度包含5个项目、情感依恋维度包含6个项目、传承倾向维度包含6个项目。信、效度检验的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该量表的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1,各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636-0.746之间;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39,各分维度的分半信度介于0.665-0.729之间。效度检验结果得到,总量表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38-0.820之间;与社区感自评量表的相容效度为0.267;与心理家庭量表的相容效度为0.293。(3)本研究对农村居民社区感的各个水平建立了常模标准。采用T分数(T=50+10Z)来建立常模,并将T分数高于或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被试分别界定为农村居民社区感高分者或低分者。并且对各高低分组进行典型特征的描述。(4)本研究应用《农村居民社区感量表》,对823名农村社区居民的社区感水平进行测量。此外,测量农村社区居民其社区感在性别、年龄、就业状况等人口学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社区感水平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居住时间、平均月收入变量上属于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年龄、居住地户型变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婚姻状况(离异、已婚)、居住时间(1年以下、1-5年)、宗教信仰进入回归方程。其中,婚姻状况(离异)变量的预测力最佳。
其他文献
湖南省国土面积较大,县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市管县”管理体制在省内有的县域难以适应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市管县”体制并建立扁平化的“省管县”的行政体制已成为推
本文通过描述信息设计学科的概念与特征点,分析信息可视化设计中视觉语言意义的构建、信息的传播以及接受,从符号学角度探讨视觉语言信息在可视化信息设计中的应用于理论框架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关键节点,在装配式建筑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普遍应用。因此对于套筒灌浆料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传统套筒灌浆料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