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共性技术水平是影响高技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但现状是,多数高技术产业内都面临着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这已成为了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不管是学术界还是产业界,对共性技术有效供给的讨论都是有必要的。由于共性技术兼有公共产品和竞争型产品的特征,单个企业在从事共性技术研发时面临着技术外溢、投入不足等障碍,为了分担风险、分享成果,产业中出现了一些从事共性技术研发的联合体,比如VLSI、SEMATECH和IMEC。大量的实践证明,技术研发联合体是获取共性技术的一个切实有效的供给形式。 基于此,本文以半导体产业为例,从参与主体、供给组织的形式与结构等方面对处于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中的共性技术研发联合体的供给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案例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的结论将为我国,尤其是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合体的组建和运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