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细胞外基质(ECM)是一种以高度方式组合的多功能蛋  白质和蛋白多糖复合物,在机体内参与组织、细胞结构完整性的维  持;基底膜(BM)是一层特殊的ECM,参与血管壁结构的构成,  由ECM分子如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LN)、纤连蛋白组成,正常  情况下,ECM处于不断产生和不断降解的动态平衡中,病理情况下,  ECM调节失衡,导致组织结构损伤、破坏。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是一组降解ECM的蛋白分解酶,在许多病理过程中起作用,如动脉  粥样硬化、炎性反应、肿瘤生长和浸润等。MMP-9即92KDⅣ型胶  原酶(又称明胶酶B),是MMPs家属中分子量最大的一种,其主要  功能是降解ECM分子,包括Ⅰ、Ⅲ、Ⅳ、Ⅴ型胶原、明胶、弹性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等。近年有报道,脑缺血早期损伤与MMP-9表达升高  有关,但对活性型MMP-9出现的时间大家看法不一。另外,能否通  过检测外周血中MMP-9的浓度来反映其相应脑组织局部含量的变  化,尚无相关研究报道。本实验主要基于以上问题而设计探讨。【方法】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  经过2h、6h和16h的血管闭塞后,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用TTC  和HE法染色各组脑片,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用ELISA法测定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右脑组织和血浆中活性  MMP.9水平。所得数据用  SPSS刀统计软    包进行分析。【结果]1.行为学:各血管闭塞组大鼠麻醉醒后出现局灶性脑损伤的行为学表    现。2.形态学:Zh时点右脑组织未出现明显神经细胞损害;随栓塞时间延  长,6h和   16h逐见梗塞病灶,神经细胞出现显著变性、坏死,尤以    16h点为著。3.生化学:脑组织活性  MMP.9于梗塞后  6  h开始升高,16h明显增高,  达 14 *812.59u/mg,各为 6h、Zh时点的 1.9和 2.2倍(P<0*5)。血浆    中各时点活性  MMP-9含量的改变与脑组织中相似,16h时点最高,  各为6h、Zh时点的2.7和2.2倍什叼刀5),但血浆中6h点未见升高。【结论】1.脑梗塞早期可以诱导MMP-9基因表达,其组织中活性成份于血管闭    塞后6小时开始增高,16小时明显升高。并与脑组织损伤加重的时    间相一致。2.检测血浆中活性MMP-9的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脑组织局部浓    度的变化。提示其可作为临床应用的一项检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