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是世界文学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尽管乔伊斯的作品,特别是其后期的作品艰深晦涩,但却篇篇都是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而作为其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文学价值自然也不容低估。西方文学界对《肖像》的论述早已是汗牛充栋,这些论述的存在一方面证明了该作品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此文本的研究空间及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
本文借鉴了维特根斯坦和福柯的思想,力求从话语分析这一新的视角剖析《肖像》中的成长主题。语言、个体存在和现实世界这三者从来就密不可分。语言是人存在的寓所,人通过语言了解进而改造现实世界。《肖像》的主人公斯蒂芬在现实世界中的成长和挣扎也首先表现在他的语言上。因此,从话语的角度勾勒斯蒂芬在现实世界及语言世界中的成长肖像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小说本身,也有助于我们认识自身的存在意义。
本文在简要地概括了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生平及《肖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分析斯蒂芬的成长过程。斯蒂芬不仅生活于一个物质世界,同样也身处于语言世界,因此他的成长不仅表现在他对外部世界的理解认识过程中,也表现在他的语言习得中,解读斯蒂芬的语言,就能解开他的成长密码。然后本文依据福柯的权力与主体思想,集中描绘斯蒂芬的主体意识在话语中的产生过程。在福柯看来,自我/主体这个概念是由话语构建,而且只能在他人话语的知识和权力中实现。随着个体所处的社会话语的不断变化,人对自我的认识也会随之改变。这个改变过程就是人的成长过程。经过深入的文本分析,本文指出:斯蒂芬对自我的认识,经历了从幼时的“小布谷鸟”到后来的“无可救药的罪人”及到最后的“一个游离于一切秩序之外的个体存在”的变化过程,这一成长历程不仅体现了主人公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也表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最后,论文从福柯规训权力的角度阐释了主人公的流亡。在福柯看来,秩序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的种种规训权力,而斯蒂芬将自己幻想成“一个游离于一切秩序之外的个体存在”,并且最终选择了流亡,正是企图摆脱这一与人类话语、人类社会及人类文明紧密相关的规训权力。但是没有哪个人类社会能脱离这种规训权力而存在,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斯蒂芬的流亡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