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多重乳液水凝胶球的制备与评价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生素C作为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性能,以及具有美白祛斑、强健肌肤、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功效,广泛应用于护肤领域。然而维生素C具有稳定性差,对温度、光、氧、金属离子等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且其皮肤吸收能力差等缺陷,限制了维生素C的功效发挥。对此,研究者们尝试使用微纳米载体如纳米乳液、脂质体、多重乳液等对维生素C进行包载,但是由于微纳米载体自身的不稳定性等原因,限制了其包载的优势。本文使用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水凝胶球包载维生素C多重乳液,实现维生素C的二次包载,从而改善维生素C的稳定性和皮肤吸收能力。为维生素C或其他水溶性活性成分在护肤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本文采用两步乳化法制备维生素C多重乳液,并通过单因素考察对多重乳液配方中亲油性乳化剂、固态脂质、亲水性乳化剂等参数进行筛选,制备出了结构均一、平均粒径为(7.16±0.45)μm、包封率为(81.3±4.1)%、负载量为(0.813±0.041)%的维生素C多重乳液。其次,通过直接滴入法制备的海藻酸钙水凝胶球对维生素C多重乳液进行包载,并根据单因素考察法,以球形率和包封率为指标,对海藻酸钙水凝胶球的制备参数进行筛选,制备出球形率为0.992±0.006,包封率为(74.5±0.9)%的维生素C多重乳液海藻酸钙水凝胶球。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藻酸钙水凝胶球内部多重乳液结构完好。理化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多重乳液海藻酸钙水凝胶球在4℃和25℃下储存6个月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且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多重乳液海藻酸钙水凝胶球对维生素C的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且其释放模型更符合Weibull方程和释放机制更倾向于Fickian扩散机制。经皮行为研究表明,海藻酸钙水凝胶球对维生素C的皮肤吸收具有很高的促进作用,且多重乳液和海藻酸钙水凝胶对促进维生素C的经皮吸收具有协同作用。再者,同样使用通过直接滴入法制备的结冷胶水凝胶球包载维生素C多重乳液,并根据单因素考察法,以球形率和包封率为指标,对结冷胶水凝胶球的制备参数进行筛选,制备出球形率为0.8420±0.019,包封率为(63.2±2.3)%的结冷胶水凝胶球。且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冷胶水凝胶球内部多重乳液结构完好。理化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多重乳液结冷胶水凝胶球可以有效地延缓维生素C降解,4℃和25℃下储存2个月无明显的外观变化。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多重乳液结冷胶水凝胶球对维生素C的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且其释放模型更符合Weibull方程和释放机制更倾向于Fickian扩散机制。经皮行为研究表明,结冷胶水凝胶球对维生素C的皮肤吸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以上的实验研究,实现对维生素C的二次包载,增强了维生素C的稳定性,并比较了海藻酸钙水凝胶球和结冷胶水凝胶球在对维生素C多重乳液包载的优劣,为维生素C等不稳定的水溶性活性成分在护肤方向的利用提供了新的剂型。此外,对两种多重乳液水凝胶球的理化稳定性、释放性能、抗氧化性能、经皮吸收能力等进行评价,为维生素C更好的发挥其功效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其他文献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振动指纹来对特定分析物分析研究,在表面科学、分析化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生物医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在应用方面涉及的基本问题是高性能的SRES基底的制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SERS基底简单、便捷。其中,两相界面组装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
MEMS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电子器件微型化,在真空器件领域也出现了许多微型化的真空电子器件,比如微型陀螺仪芯片等。虽然目前的微腔体真空封装技术已经帮助一些真空芯片获得应用的可能,但是还存在着维持真空度比较差等问题。而微型离子泵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场发射的微型离子泵进行了结构设计、模拟仿真优化、实验特性研究以及吸气性能的验证工作。本文先根据需要提出
红外成像技术是军事领域获取信息的主要技术之一,同时也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红外焦平面阵列是红外成像技术中的核心光电器件,由红外探测器阵列和红外读出电路组成;其中,红外读出电路直接影响成像的质量,极为关键。我国红外读出电路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涉及大规模读出电路的研究和设计更少,因此设计一款大规模的红外读出电路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一款1280 1024-25μm大规模、多功能的CMOS读出电路,
随着丙酮气体浓度检测在工业生产、畜牧养殖、医学检测等领域的应用价值被不断发掘,各行业对丙酮气体传感器的需求与日俱增。工作稳定、性质优良的丙酮传感器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保证了工作环境安全,亦在人体健康状态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已有丙酮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利用紫外光刻工艺制备电极,选取聚合物3-己基取代聚噻吩(Poly(3-hexylthiophene-2,5-diyl),P3HT)为
卫星气象资料的接收和处理不仅是卫星气象广播系统的核心环节之一,还是气象海洋环境保障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起着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现役卫星气象广播系统需要依靠体积大、功耗高的桌面级平台来实现气象资料的处理,制约了卫星气象广播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异构多核技术在应用加速和能效提升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一方面,本文对面向特定应用的异构多核So C进行了建模分析,并基于模型研究了卫星气象信息处理的硬
等离子体加工工艺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射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相比于其他等离子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具有放电气压低、等离子体密度较高、均匀性好以及离子的垂直性较好等显著优点,因此在沉积、刻蚀等微电子工艺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PIC/MCC方法构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放电模型,旨在探究腔体内部带电粒子密度分布、粒子角
核酸适配体作为一种新型靶向分子,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Cell-SELEX技术将全细胞作为筛选靶标,利用不同细胞表面的蛋白差异或结构差异,能有效筛选出与目的细胞高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然而,通过手工方式筛选核酸适配体,步骤繁琐,筛选周期长,筛选效率低,无法满足筛选过程中的实际需求。Cell-SELEX适配体自动化筛选可以减少手工操作过程,大大地缩短筛选周期
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其在工业生产以及社会生活中都得到广泛应用。而拥有较强非线性的机械臂系统的控制问题也成为一个热点。本文基于非线性系统,将高斯过程回归的数据驱动方法、非线性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方法、事件触发机制以及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相结合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非线性系统无法精确得到其模型的情况,引入数据驱动的方法,利用高斯过程回归对系统进行辨识,并对大数据样本下高斯过程回归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移动自组网等领域又得到了新的关注,这些领域都可能涉及到一种特殊的网络环境:集群中节点的加入和退出都很频繁的动态网络。在这种网络下,会给系统中任务的运行和调度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因为缺少稳定的节点作为控制节点,任务调度的执行会变得不可靠,节点的频繁退出也会导致节点上的任务运行不可靠;而传统的基于检查点恢复、迁移、多副本等提高可靠性的方法在动态网络下很容易因为在执行备份、恢复
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可食用保鲜涂层在应用研究领域进展飞快。本论文基于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几种保鲜涂层,首先对涂层的结构、形貌、机械性能、透明度、气体阻隔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其次对涂层应用于水果采前和采后保鲜功能进行了探讨;将保鲜涂层负载抗菌剂,研究了抗菌剂随时间的释放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前一个月在苹果表面喷涂壳聚糖溶液和双醛淀粉溶液成膜,发现采前施用的涂层在采后冷藏期间能够有效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