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对非援助始于1956年,至今已逾半个多世纪。就历史的厚度与经验的广度来说,中国的对非援助不亚于西方国家的对外援助。在中国对非援助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价值的援助理念。中国的援非理念不仅在中国援非数额有限的情况下取得了很好的援助效果,而且还开创了国与国之间新型的援助关系,体现了中国对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探索与建构。本文所要探究的就是中国援非理念的形成发展过程,援非理念发展演变的动因以及这种援助理念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在第一部分,本文考察的是中国对非援助的发展进程。1956年至1978年,是中国对非援助的起始阶段。这一时期,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摆脱新老殖民主义的统治成为非洲国家的历史使命和政治任务。而中国先是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的敌视与包围,后又与苏联发生冲突与对抗,中国急需赢得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拓展新的外交空间。中非双方因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现实追求走到了一起。1978年至1994年,是中国对非援助的初步调整阶段。这一时期,非洲国家民族独立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社会经济发展开始纳入国家的发展轨道。而中国也摆脱了对内对外的左倾错误,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援非工作开始改革,援非的出发点由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并将中国单向地对非提供援助转变为中非之间双向的经济技术合作。1995年至2000年,是中国对非援助的深化改革阶段。中国对非援助开始全面实行政府贴息优惠贷款、援外项目合资合作的方式。2001年至今,是中国对非援助的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创立了中非合作论坛这一援助机制,中国援非的规模逐年扩大,援助领域拓展到教育、卫生、文化等各个领域,援助方式也实现了多样化,减免非洲国家债务、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与发展经验交流、人道主义援助纷纷成为这一时期的援助方式,援助渠道也形成了双边援助与多边援助并重的局面。
在第二部分,本文着重考察的是中国对非援助理念的形成发展过程。1964年以前,中国是在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统一之思想指导下对非提供援助。但国际主义是无产阶级坚持国际团结的思想,不是中国本土性知识。1964年1月,周恩来访问加纳期间正式提出中国对非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对非援助政策的正式形成,也标志着中国对非有自身特色援助理念的正式形成,在中国对非援助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进入80年代,随着非洲国家民族独立政治任务的完成,发展本国经济成为第一要务。而中国也对国际形势作出重新判断,将和平与发展视为两大时代主题,同时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赵紫阳在访问非洲11国期间,提出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四项原则。四项原则与对非援助八项原则构成了中非经济互利合作的整体框架,四项原则成为新时期中国援非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并为后来的中国援非工作所继承和发扬。
在第三部分,本文考察的是中国对非援助理念形成和发展的动因。首先是中国对于世界局势变化趋势的认知,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非洲国家战略地位的变化以及中国对外关系中面临之问题及战略对策成为本文的考察对象。中国的援非理念演变也基于中国对代主题认识的改变,以往那种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和巩固政治独立的援助理念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对非援助的着重点开始转变为既促进非洲国家发展,又为自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以求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援助模式。考察中国对非援助的发展进程还发现,中国对非援助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注重非洲国家发展之需要,也服务于中国发展议程的演变。
第四部分,结语。中国对非援助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实是有“变”与“不变”两个维度,所变之处在于中国对非援助的内容与形式、方式与重点,援助理念的形态与表达是与时推移、不断调整的,不变之处在于中国对非援助始终是在相互同情、以诚相待基础上的平等互利,在于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不干涉内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中国对非援助的核心理念与基本精神虽历经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和历史沧桑,仍一以贯之地体现在中国对非援助的政策和行动中,成为中国对非援助坚守不渝的指导理念和行为准则。最后,中国对非援助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与经验积累也迫切需要学界作出理论上的总结与回应,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援助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