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权威的建构与消解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benand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英国女作家乔治·爱略特以其小说严肃的道德主题、哲理性的语言而跻身该国“伟大的传统”之列,与亨利·詹姆斯和约瑟夫·康拉德等男性作家并驾齐驱,同时,她又力图书写女性的命运,细腻地刻化女性的心理,与奥斯丁等同为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作家的典范。但是,作为处于维多利亚时期亚文化群的女性作家,她始终带着自身不可消解的矛盾,她同情女性又不时表现出对男权的认同,她遵循女性作家的话语规则却又时时落入男性话语的圈套,这一矛盾表现在她对女性的叙事之上,存在着建构和消解女性权威的悖谬。 本论文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依托结合经典叙事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爱略特小说女性叙事的特点,并试图澄清对于爱略特女性观的两种误读,指出爱略特并非绝对的女性主义,亦非反女性主义,她的小说处处都展现她对于女性的矛盾立场和态度,在绪论部分对兴起于80年代中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进行简要的概说。 第一章从故事层面的“情节模式”和“人物模式”的选择上展开论述,爱略特小说故事通常沿着男性由犯罪到解脱而女性由追求到毁灭的历程,这显示了她同情女性而又维护男性的矛盾立场,而“弱女子型”女子和“阴暗角落型”男子的塑造则曲折地显示了她对女性权威的建构和消解。 第二章从叙事声音展开论述,小说男性与女性人物声音的冲突以及以“自由间接引语”模式体现的叙事者声音与人物声音的冲突都展现她矛盾的女性意识。 第三章从叙事视角展开论述,爱略特前后期的小说走过了从以“聚焦”男性到以“聚焦”女性为主的视角路线,部分地显示了女性权威,然而小说又呈现不断地淡化女性视角的趋势,又部分地消解了女性权威。 最后爱略特小说的悖谬源于爱略特对于男女两性采取非二元对立的立场,其意旨在追求两性的和谐,而悖谬也为小说带来了张力和独特审美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将人才资源作为首要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是坚持党管人才、做好各类人才队伍统筹建设的重要目标,更是我国全面执行人才强国、民族复兴战略决策的核心基础。近年来各地政府出台人事制度改革措施,促成了良好的人才工作机制的形成,在各技术领域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从当前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进度与整体成效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深入分析与思考,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完善策略。  [关键词] 党管人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受治的50例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单纯使用氢氯噻
电梯的远程监控是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电梯控制领域的前沿技术。它由设在电梯维修服务中心的计算机服务器通过电话线、专用线路或网
当前,迅速发展的全球价值链改变了国际贸易和投资格局,塑造了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是新兴市场国家不可忽视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不断深化和广化,服务业成为各国经
临床上对于复发性腹股沟疝多采用Halsted,McVay等传统的疝修补术,手术操作困难,术后患者痛苦大,恢复慢,且再复发率高.80年代,Rutkow和Robbins开始采用"MeshPlug”("网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