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红色毛癣菌是导致皮肤真菌病的最常见的皮肤癣菌,可引起皮肤和甲板的感染,呈全球性分布[1]。
目前皮肤癣菌药敏实验尚无统一标准,2008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制定的M38-A2方案[6],其中包含皮肤癣菌。本研究参照该方案及相关文献进行盐酸小檗碱标准品(纯度为97%)体外联合常用抗真菌药物药物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和新型抗真菌药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对红色毛癣菌进行敏感试验,从而为盐酸小檗碱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红色毛癣菌病提供实验室依据,并进一步探讨其体外联合抗菌最佳方案及最佳联合浓度,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有效预防和治疗红色毛癣菌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
1菌株来源:菌株分离自临床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等患者的病变处,培养并分离出30株红色毛癣菌,将菌株鉴定后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28℃培养7-10天。
2体外药敏实验2.1盐酸小檗碱及抗真菌药物单独药敏试验。
2.2盐酸小檗碱及抗真菌药物联合药敏试验:将配置好的盐酸小檗碱及抗真菌药的倍比稀释液各50uL加入96孔酶标板的1~10列中。余操作通单独药敏试验。28℃温箱培养,培养7天判读结果。
3统计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菌株耐药情况:实验选取的30株红色毛癣菌的菌株中,除伊曲康唑有耐药株外,特比萘芬、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均未发现耐药菌株。伊曲康唑耐药菌株共3株,其中1株分离自股癣,2株来源不详。
2单独应用盐酸小檗碱和抗真菌药物作用于红色毛癣菌药敏实验MIC值结果:
其中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的MIC值较低,盐酸小檗碱、卡泊芬净与氟康唑的MIC值较高。六种抗真菌药MIC值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H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经秩转换后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各组之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3抗真菌药物联合盐酸小檗碱后MIC值结果:
与盐酸小檗碱联合前比较,伊曲康唑及卡泊芬净MIC值降低,经Wilcoxon秩和检验,伊曲康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卡泊芬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伏立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MIC值与联合前比较,明显升高,经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盐酸小檗碱和五种抗真菌药交叉联合作用于红色毛癣菌药敏实验FICI值结果:
4.1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伊曲康唑联合FICI结果
4.2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特比萘芬联合FICI结果
4.3盐酸小檗碱与不同浓度伏立康唑联合FICI结果
4.4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氟康唑联合FICI结果
4.5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卡泊芬净联合FICI值结果
5不同抗真菌药物与盐酸小檗碱联合所得FIC值结果比较:
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伏立康唑、氟康唑和卡泊芬净分别和盐酸小檗碱联合所得FIC值结果依次分别为:FICI≥2所占比例依次分别为:46.7%、50.0%、80.0%、76.7%、33.3%,1≤FICI<2所占比例依次分别为:20.6%、30.0%、10.0%、18.9%、16.7%、6.7%,FICI<1所占比例依次分别为:33.3%、20.0%、10.0%、6.7%、60%,其中盐酸小檗碱与卡泊芬净联合的协同作用最强,其次依次为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经Kruskal-wallisH检验,X2=41.6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Nemenyi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伊曲康唑与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三个药物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本实验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定的M38-A2方案及相关文献测定了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的常用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及氟康唑及新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卡泊芬净联合体外药敏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盐酸小檗碱与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体外均有很好的抗红色毛癣菌活性。
2伊曲康唑、卡泊芬净与盐酸小檗碱联合后MIC值明显降低,协同作用增强,其中以盐酸小檗碱和伊曲康唑联合协同作用更强。
3氟康唑、伏立康唑与盐酸小檗碱联合后MIC值升高,拮抗作用增强。
4盐酸小檗碱与低浓度0.0625ug/mL伊曲康唑联合协同作用好。
5盐酸小檗碱与4ug/mL、2ug/mL、1ug/mL浓度卡泊芬净联合协同作用相同,提示临床可选择盐酸小檗碱与低浓度卡泊芬净联合即有较好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