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干预下的国债市场流动性研究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债市场的核心特征,流动性是衡量国债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债功能得以体现的基础。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不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为政府部门融资,而且能为其他高风险的金融产品定价提供指导,有助于市场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同时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要想进一步健全金融调控与风险管理体制,建立成熟的金融体系,创建一个发达、深度的国债市场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因此,研究国债市场流动性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般来说,金融市场在提供流动性方面本身会有一些自发的制度安排,但是一个富于深度和流动性的资本市场对于整个经济来说,仍然可以被视为一种公共产品,一方面它能够为每个市场参与者和整个经济带来好处,另一方面,单个市场参与者缺乏促进和维持市场流动性的积极性。这就意味着公共部门在促进市场流动性方面能够而且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政府通过公共政策直接影响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模式和规模,希望今后公共政策能够在国债市场流动性创建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文从公共政策干预国债市场流动性的理论分析入手,阐述了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公共产品属性和自我强化机制,为政策介入流动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以财政部和中央银行为主体的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制定国债发行政策、流通市场建设政策、货币政策操作和税收政策影响流动性状况。根据市场流动性一般理论,确立政策干预国债市场流动性的理论视角,阐述了公共政策干预国债市场流动性的作用机制和模式。接下来本文对我国政策主导下国债市场流动性实践进行考察,运用指标体系度量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实际水平,并且对公共政策干预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进行效果检验,分析了政策干预效果差异的原因。针对我国的流动问题,比较分析美国、泰国这两个不同流动性发展水平的国家在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上采取的政策措施,得出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根据我国的实际,对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方向提出政策目标,与目标相对应的,提出了政策干预国债市场流动性以促进其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学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北京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量新报涌入,抢占市场份额。短短十年间,北京报业竞争格局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2007年,部分报纸实行改革,彻底退出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航空运输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就支线航空总体而言,其发展状况还与航空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而放眼世界,以美国的航空公司为代表的支线航空运输则在近一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