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国钢铁工业步入了市场需求不断萎缩、钢材价格不断下滑的漫长寒冬期,全行业出现亏损,许多企业开始在生死线上挣扎。钢铁工业的这种新常态,决定了钢铁业必须加强整合力度、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来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盈利大幅度提升。要实现重组目的,关键在重组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企业集团如何实现有效管控,充分发挥整合优势、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所以,研究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江西萍钢集团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的管控模式以及企业的经营效果进行分析,尤其是对重组后企业的管控机制予以剖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文章在结构上共分七章。其中,第一章为导论,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的宗旨及意义进行说明,并结合文献进行综合阐述;第二章详细概括了企业集团管控的理念,主要从管控的概念、内容、目标以及分权与集权理论等几方面具体阐述;第三章对重组前江西萍钢的管控模式及经营效果进行具体剖析,指出问题的根源所在;第四章简要介绍江西萍钢被动重组的背景、方案以及过程;第五章则对重组后江西萍钢的管控模式及经营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第六章对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第七章是结论与展望,对本课题的探究实质进行总结。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基于重组的企业集团,在对子公司管控模式的选择上,不能单一、生硬搬套,要充分考虑影响集团效益最大化发挥的各个因素,既要注意激发各级积极性,又要实现风险控制,真正发挥企业整合优势。所以,该集中的权利一定要集中,应该下放的权力也要放到位,要灵活掌握,真正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行权有度”。本文对江西萍钢这一案例的研究,对中国钢铁企业如何设计管控模式实现有效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对提振企业兼并重组的信心也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