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城市空间布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发生了结构性的调整。与此同时,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历史街区城市空间在现代生活中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其在新的时代浪潮中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不在充当重要角色。然而这些历经沧桑的老街区却同时是最具本土文化特色和深厚地方人文思想精髓,最能唤起长期生活于此的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城市空间。本文拟将“体验”这一概念引入历史街区城市空间改造的设计过程中,以期历史街区的城市空间改造设计更加赋有人性关怀特征。本文以此角度作为切入点,主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历史街区城市空间与体验的历史街区城市空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体验在历史街区城市空间设计中的新的含义,以及体验性历史街区城市空间的要素;(3)将体验应用到历史街区城市空间设计中,需要遵守的设计原则和应用手法是什么,以及将体验运用到历史街区城市空间设计中的意义是什么。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本文研究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目的,并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考虑论文的针对性对本文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限定在居住性历史街区和商业性历史街区城市空间范围内,并确定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本文第二章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回答,体验引入历史街区呈失控设计的基础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对历史街区原有的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强调可使用性和主观性是历史街区的本质属性,进而为人对空间体验对后续的空间设计作用提供现实基础;分析城市空间要素,明确本文的历史街区城市空间要素按照凯文·林奇城市空间五要素进行分类:道路、边沿、区域、结点、标志,从而引出理论基础;通过对国内当代历史街区城市空间现有问题和其产生原因的分析,强调公众的参与、体验程度确实现象,为将体验引入历史街区城市空间设计改造建立需求基础。本文第三章把体验概念引入历史街区城市空间设计中去,研究历史街区城市空间的体验需求,进而探讨城市空间与体验需求的关系、体验性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的要素,将历史街区城市空间与体验联系起来,主要是针对第二个问题进行回答:体验引入历史街区城市空间设计中去,带来了新的需求——“个性化”需求、文化保护的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体验性历史街区城市空间的要素,包括功能因素(功能转换和功能制约)、文化传统因素、参与因素(模糊的界面、领域性和依靠性)和空间限定因素(光线因素、色彩因素、材质因素和通风因素)。本文第四章在上一章引入“体验”概念的基础上,对体验性历史街区城市空间设计的意义、原则、方法进行讨论,主要是针对第三个问题进行回答:体验在历史街区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主要促进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使现代生活融入传统生活氛围;体验在历史街区城市空间设计中应用的设计原则:功能复合化原则、空间统一性原则、使用者参与性原则、传承性原则、场所精神原则;体验在历史街区城市空间设计中应用手法主要从建筑处理、街道格局调整和景观界面调整这三方面进行讨论,并结合第五章上海新天地和济南芙蓉街这两个实例进行具体讨论。本文的研究将历史街区更新的侧重点、兴奋点落在体验空间的创造上,将人们生活中的体验需求摆到了较为重要的高度,并为历史街区体验空间营造提出了一些可供遵循的设计方法和导则,对历史街区更新与空间创作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