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急危重症,死亡率极高,目前仍缺乏特异的药物治疗手段。由严重肺内外感染、创伤、休克等引起的失控性炎症反应和由此激活放大的肺泡内凝血异常以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是ARDS发病的关键机制。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细胞损坏或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来源的胞外DNA在多种炎症、血栓性疾病中发挥病理作用,但是胞外DNA对ARDS肺泡内炎症失控的作用关注甚少,其对肺泡内凝血障碍的具体作用也尚未明确。 目的: 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ARDS动物模型,探索肺组织胞外DNA形成规律和可能来源,通过采用 DNase降解胞外 DNA观察其在LPS诱导小鼠ARDS炎症、凝血异常和组织损伤的作用,以此为ARDS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方法: 建立小鼠LPS(6mg/kg)气道滴注诱导ARDS动物模型。按照取材时间将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0h组、6h组、12h组、24h组和48h组,每组6只,在对应的时间点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采用超敏荧光核酸染料试剂检测BALF中胞外DNA浓度,观察小鼠肺泡内胞外DNA的形成特点;随后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ase Ⅰ组(12mg/kg),LPS模型组和LPS+DNase Ⅰ组,造模后24h取肺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 NETs 免疫荧光染色;收集 BALF 样本,离心后细胞沉淀重悬计数细胞总数,瑞氏吉姆萨染色计数白细胞分类;定量检测 BALF胞外 DNA;BALF 总蛋白浓度检测观察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改变;采用 ELISA法检测BALF和血清中细胞因子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浓度;采用 ELISA 法检测 BALF 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thrombin-antithrombine complex,TAT)、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及纤维蛋白溶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 结果: 1. 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小鼠ARDS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肺泡出血及间隔增厚,提示建模成功。 2. LPS诱导ARDS小鼠BALF中胞外DNA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24h、48h比0h、6h、12h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采用造模后 24h 肺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可见明显的NETs标志荧光,即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rullinated histoneH3,Cit-H3)与DNA共定位或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与DNA共定位;结果表明LPS诱导ARDS小鼠肺泡内胞外DNA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升高,其升高与NETs的大量生成有关。 3. 与LPS模型组相比,通过加入DNase I溶液降解DNA能够明显减少肺泡内胞外DNA和NETs,减轻小鼠炎症、凝血紊乱和组织损伤,表现为减少了BALF中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降低BALF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和MPO浓度;降低了BALF中 TAT、PAI-1 浓度;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显著改善。 结论: LPS 诱导小鼠 ARDS 肺部胞外 DNA 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升高,在 24h、48h时间点升高有显著差异,胞外DNA升高与NETs大量形成有关。通过DNase Ⅰ降解DNA能够减少肺部胞外DNA水平,明显减轻小鼠肺部炎症反应、凝血紊乱和组织损伤。胞外DNA和NETs参与ARDS肺部炎症损伤和凝血异常,有可能为ARDS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