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诊疗中的应用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wh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RAP@PFN1-CD-MNPs纳米载药体系的制备目的:本章围绕实现动脉粥样硬化诊疗一体化为目标,成功构建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RAP@PFN1-CD-MNPs。在细胞、蛋白水平上进行一系列生物活性研究,探讨RAP@PFN1-CD-MNPs纳米体系的生物相容性及体外药物释放。材料与方法:①以环糊精为载体,装载雷帕霉素(RAP)以及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并通过共轭profilin-1抗体修饰,制备出RAP@PFN1-CD-MNPs多功能型纳米载药体系。②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Nano-ZS型纳米粒度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紫外吸收光谱等观察分析其表征、形貌、粒度、Zeta电位及结构等。③通过药物释放分析载药量、包封率及不同环境下纳米药物的控释。④利用红细胞溶血实验评价其血液相容性;细胞吸收实验及CCK法等方法分析RAP@PFN1-CD-MNPs对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MOVAs)的体外靶向效果和生物相容性。⑤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profilin-1的表达。结果:①纳米颗粒在干燥状态下呈均匀的尺寸分布和单分散球形形态,平均粒径为15-30 nm,颗粒带有18.37 mV的正zeta电位;②饱和磁化强度(Ms)为69.85 emu/g,呈顺磁性;③RAP@PFN1-CD-MNPs纳米颗粒中的RAP载药含量(Drug loading content,LC)可达87%,RAP@PFN1-CD-MNPs的水解与缓冲溶液的pH有关,pH值越低,在相同的时间点,纳米粒子水解速度越快;④与不同浓度PFN1-CD-MNPs共同孵育后,小鼠红细胞(MRBCs)未发现明显的溶血现象;⑤纳米载体与MOVAS共培养1天、3天和7天,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毒性略有增加,在培养三天后,细胞存活率仍在80%以上;⑥MOVAS的体外荧光成像及普鲁士蓝结果显示PFN1-CD-MNPs与MOVAS的细胞结合度较高。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的PFN1-CD-MNPs多功能纳米体系,可以作为优良的MRI T2阴性对比剂;PFN1-CD-MNPs纳米载药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血液相容性、生物相容性及酸性环境响应能力;结合profilin-1抗体的纳米体系在体外对MOVAS具有良好的靶向效果。第二章:PFN1-CD-MNPs-Cy5.5纳米体系体内外双模态成像研究目的:通过体内MR成像及近红外荧光成像研究PFN1-CD-MNPs-Cy5.5纳米体系在体内的分布及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像效果。材料与方法:①通过体外MR成像测量不同浓度纳米粒子的弛豫时间及成像效果;②利用近红外荧光成像(NIRF)探测PFN1-CD-MNPs在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分布;③载脂蛋白E缺陷(ApoE-/-)小鼠通过高脂饮食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测定其血清血脂谱改变;④Western blot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profilin-1表达;⑤利用7.0T小动物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体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R成像;⑥利用近红外荧光成像进行离体主动脉斑块成像;⑦普鲁士蓝病理学分析验证纳米粒子的组织分布结果:①计算纳米粒子的横向弛豫率(r2)为90.3 mM-1 s-1,符合MRI阴性对比剂要求;②PFN1-CD-MNPs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相对较长,注射72h后,铁在肝脏和脾脏中沉积相对较多;③高脂饮食四个月成功构建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油红O(ORO)大体染色及H&E染色均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④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oE-/-组HDL-C、LDL-C和TC水平显著升高,高脂饮食7个月时血清TC和脂蛋白水平高于4个月时;⑤与C57BL/6正常组相比,ApoE-/-组动脉壁上的profilin-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⑥与注射前相比,注射PFN1-CD-MNPs 24h后的ApoE-/-小鼠颈动脉MR成像提示明显的T2加权信号衰减,而CD-MNPs组中颈动脉壁几乎没有信号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⑦与CD-MNPs-Cy5.5注射组相比,PFN1-CD-MNPs-Cy5.5注射组主动脉的荧光信号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1-CD-MNPs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相对增多;高脂饮食4个月可成功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着高脂饮食的时间延长,血脂水平逐渐升高;通过MRI及NIRF可实现体内外动脉斑块成像;profilin-1蛋白在动脉硬化斑块区高表达,与PFN1抗体分子偶联的纳米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更精准的靶向效果。第三章:RAP@PFN1-CD-MNPs纳米体系体内抗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研究目的:通过离体主动脉荧光成像、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进一步深入评估RAP@PFN1-CD-MNPs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的安全性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效果。材料与方法:①通过高脂喂食8周后随机分3组并分别给与靶向纳米药物、非靶向纳米药物及生理盐水不同干预,同时继续高脂喂食至16周;②通过离体荧光成像、油红染色观察不同组间的主动脉斑块病变范围;③对不同组的ApoE-/-小鼠主动脉进行Masson三色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分析斑块胶原相对含量、CD68相对含量及α-SMA的相对含量,进一步评估药物治疗后斑块的稳定性;④通过观察主要脏器的H&E染色及血液生化指标,评估RAP@PFN1-CD-MNPs纳米体系的体内潜在毒性。结果:①主动脉离体荧光成像显示RAP@PFN1-CD-MNPs干预组荧光信号最弱,生理盐水对照组信号最强;②ORO主动脉染色的体式显微成像中观察到生理盐水对照组中主动脉斑块面积最广泛;③用RAP@PFN1-CD-MNPs干预后,ORO染色显示主动脉斑块面积减少,以主动脉弓横断面的减少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Masson三色染色显示载药纳米体系干预后,斑块周围胶原相对含量增加,且RAP@PFN1-CD-MNPs组显著增加;⑤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雷帕霉素纳米体系组中CD68的相对含量减低和α-SMA相对含量增加;⑥H&E显示ApoE-/-小鼠的非靶器官没有明显器质性损伤,而RAP@CD-MNPs组的肾功能指标(肌酐(CREA)、尿酸(UA))和心功能指标(肌酸激酶(CK))显著高于对照组和RAP@PFN1-CD-MNPs组;⑦血脂指标(CHOL、HDL、LDL-C和TG)在对照组和纳米药物组(RAP@CD-MNPs和RAP@PFN1-CD-MNPs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腹腔内给予RAP@PFN1-CD-MNPs的干预明显延缓了斑块的发展,病变面积明显减少;与RAP@-CD-MNPs相比,RAP@PFN1-CD-MNPs可以更有效地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雷帕霉素通过减少巨噬细胞以及增加斑块中的SMCs来发挥其稳定斑块的作用;在长期治疗中,RAP@PFN1-CD-MNPs纳米系统未发现明确的心肾功能损伤;雷帕霉素在不改变血清脂质水平的情况下有效地减轻炎症、抑制斑块进展和增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本研究合成的RAP@PFN1-CD-MNPs纳米系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它是一种用于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对安全的多功能纳米系统。
其他文献
在国际社交媒体空间的脱贫攻坚媒介话语中,官方媒体、商业媒体和自媒体构成了多维的话语主体矩阵。中国官方媒体占据主导地位,其利用历史语境互文、个人视角等叙事方式贴合了
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新型、高效、高传热性能的能量输运工质,在车辆工程、发动机散热、生物医药、核能等许多工程应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纳米流体的传
近年来,语音识别技术取得跨越式发展,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该技术也已在很多领域取得实质性应用。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语音识别技术并未在口译行业中实现大规模应用,但笔者认为
这是一篇关于援外培训项目的陪同口译实践报告。2019年9月16日,笔者在呼和浩特市举办的“乳制品与食品加工技术研修班”中担任外国官员的陪同口译员。笔者将历时153分钟的口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年以来一直居高不下,从全世界来看CRC的发病率居于第三位,而死亡率高达第四位,而我国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样高居前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及对其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为实验组。分别测定对照组
会议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以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狭隘的兴趣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量关于ASD的研究仅凭行
目的:通过利用龙胆泻肝汤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急性睾丸附睾炎(湿热下注型)患者行治疗手段,并对其临床疗效作出相关评估,探讨龙胆泻肝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睾丸附睾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疗效,并阐述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一)收集2017年1月—2019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最终选取临床上确诊并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急性睾丸附睾炎患者。(二)将60例中医辨证为急性子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