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传统戏曲有着辉煌的历史,却经历着迷茫的现在。传统戏曲艺术如何能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环境,使自身获得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严峻的课题。面对传统戏曲的市场急剧萎缩,观众大量流失,剧团经营状况惨淡等尴尬境遇,我们必须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改革之路,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由于传统戏曲专业剧团长期在国家政府的养护下,片面的强调教化功能而忽略了其“艺术生产”的商业属性,形成了背离观众的封闭艺术创作,没有了市场的互动和反馈,戏剧出现了艺术团体数量锐减,表演场次少,演员人才缺失等生存困境。正视传统戏曲的商业属性并不是对艺术的亵渎和贬低,而是对艺术价值的真正理解和尊重。戏剧是一种精神创造且具有商品属性,它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又要遵循戏剧自身的特殊规律,既要讲求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笔者确信,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艺术市场中的戏曲是作为一种商品而存在的,保护传统戏曲,开拓市场是关键。本文首先从我国的旅游演艺发展研究入手,分析了我国旅游演艺的产品形式、成功运作模式经营以及传统戏曲在旅游演艺中的探索的研究中为传统戏曲开拓新旅游市场提供借鉴。然后,文章根据桂剧与其发展的空间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桂剧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艺术特点和重要的社会功能,在艺术上与旅游演艺想通,在市场属性上存在互补,进行桂剧旅游演艺开发能转变桂剧困窘的现状。最后,文章在分析了广西地区的外部环境、现实硬件基础以及市场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桂剧旅游演艺保护与传承的机构运作机制、主体参与机制、市场营销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文章提出的策略对于摆脱桂剧曲高和寡的境遇,促进其保护与传承以及对桂林地区的旅游产业转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