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66块隶属于辽河油田,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构造带上,生产层位为沙四段杜家台油层,以普通稠油为主,目前主要开发方式为火烧油层。论文选取一口取心井岩心样品,系统描述储层流体特征。采集室内模拟实验不同区带(已燃区、燃烧前缘、结焦带、凝结区、油墙和冷油区)油砂残留物和不同温度氧化油样,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全面刻画火驱过程流体地球化学变化特征。最后对火驱井组火驱阶段取心样品和生产井不同时间产出原油进行分析,根据火驱指标判别地下储层火驱燃烧状态及火驱效果。通过对取心井沙四段岩心抽提物的分析,样品具有相似的生源和成熟度,经历了轻-中度生物降解,整体上,随埋深增加,生物降解等级从PM 5(正、异构烷烃几乎全部降解)降低到PM 2(正构烷烃遭受降解),油柱内部有泥质层发育,各小层分子化合物含量及生物降解指标的变化表明生物降解主要受油水界面和岩性特征控制。利用室内实验,表明从冷油区到燃烧前缘,正构烷烃、未取代及低取代的萘、菲系列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加,在已燃区大部分化合物消失;与原始油相比,200℃低温氧化油样以加氧反应为主,400℃中温氧化裂解反应明显,低分子量的正异构烷烃、萘、菲及其低烷基取代物含量增加,表明在火驱过程中分子化合物含量和比值受反应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对火驱阶段取心样品的分析,发现位于978-980 m的2个样品受效特征明显,但尚未经历高温氧化燃烧,仍处于燃烧前缘的下游位置,整体上上部样品受效程度高,表明存在火线上倾超覆现象;对井口原油的分析发现,该井在火驱同时采用蒸汽吞吐引效,产出原油的分子化合物特征随时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见效原油特征为正构烷烃含量增加,甾萜类和芳香甾含量降低,含氧化合物丰度增加,产出原油均为原位油和改质油的混合。室内实验模拟样品和火驱生产井组采集样品结果一致,火驱受效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主要是:饱和烃相对含量增加,胶质和沥青质则降低;低分子量的正异构烷烃、C0-C2N及C0-C1P等含量增加,甾萜类、芳香甾类等化合物含量相对降低,同时,可检测到蒽系列化合物生成,n-C17/Pr,n-C18/Ph,?n-C20-/?n-C21+,n-alkane/PT,N/MN,MN/C3N,P/MP,An/P,MAn/MP和BAn/Ch以及O1类DBE1/DBE4、O2类DBE1/DBE3和S1类C10-20/C30-40等分子化合物参数可以用来监测火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