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产业支持政策与山东棉花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a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棉花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农民利益、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在中国,大约有23个省、市、自治区参与棉花的种植、加工和纺织,棉花作为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最长的大田经济作物,它不仅是我国3亿多棉农的重要收入来源,还直接影响到1800万纺织以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亿万消费者的消费福利问题,同时也影响着棉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稳定。最近几十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上升,我国的棉花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总体来说,我国现阶段基本确立了棉花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我国的棉花生产产量得到保障,农民、棉企的利益得以提高,近几年,我国棉花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世界棉花市场上的地位也开始逐步提升。近几年,政府为了保护粮食安全,陆续颁布了各种形式的粮食支持政策,为粮食生产与流通保驾护航,包括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及种粮大县补贴等补贴政策,以及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临时存储收购政策,粮食生产年年增长。但是,棉花生产与流通就没有粮食那么幸运了。可以说,现阶段我国还没有一项棉花产业支持政策,能够完全确保棉农的收益以及棉企的利益。一方面,现行棉花产业支持政策的力度及范围有所欠缺,不能很好的、及时的消除市场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加之缺少的有利政策支持,农民的根本利益不仅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甚至受到损害,因此,直接结果就是植棉面积的严重下滑,进而制约了我国的棉花产业的发展。山东处于暖温带,有丰富的光照、热量,同时有适中的降水量。同时,山东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平原,比如山东西部,是黄河冲积平原,无论土壤条件、气候以及水资源条件,都适合种植棉花。因此,山东仅次于新疆,产量在全国稳居第二位。但是,近几年,山东棉花产业状况很不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棉花产量以及棉企效益的各个环节出现大幅波动,严重影响了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益以及国家利益。据历史记录,山东植棉面积大幅波动,最高波动比甚至达到58.7%,棉花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减不仅影响了棉农、棉花加工厂、棉企等的利益,同时也间接的影响了全国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山东棉花产业现状,深入解读了国家和山东已出台的大量有关棉花产业支持政策,比如棉花良种政策、棉花补贴政策以及棉花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范围及力度,并进一步分析了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山东棉花生产发展的影响。另外,比较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粮棉支持政策两者之间的各种差异。最后,根据文章的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政策措施完善建议,以及提出了山东棉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应对国家不同支持政策的可行做法,期望对山东棉花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视神经是连接眼球和视交叉的中枢神经白质纤维,是视觉信息传导至大脑皮层的必由之路。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是目前临床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目前临床常规检查尚不
<正>城市交通管理是城市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通的发展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发达国家交通管理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交通管理体制由分
复杂场景中的文本信息能够提供重要的语义信息,基于这类语义信息的应用很多,例如机器人智能导航,图像自动翻译,图像自动标注,车牌识别等。但是,复杂场景中的文本信息提取面临着巨大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走动式管理",大体意思是领导别老坐着瞎指挥,要起来多多走动。走动式管理概念起源于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之一,后现代企业之父汤姆&#183;彼得斯
目的观察罂粟碱对于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引起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90例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择期剖宫产妇,随机均分为罂粟碱组(A组)、盐酸戊乙奎醚组(B
在国家“十二五”时期,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企业发展道路,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企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根本。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烟草行业建设的信
2018年“中兴事件”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企业乃至国家必须具备自主的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在企业竞争、国家较量中占据更大的主动
黄河中游流域的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滑坡极其发育,分析该区域内崩塌、滑坡的相关特征并对其进行空间预测不仅有益于防灾减灾计划的实施,还能为后续的地质灾害研究提供范例和科学依据。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尤其是关于数理统计模型在该地区地质灾害空间预测中的适用性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以黄河中游流域的石楼-吉县段为例,从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两方面分析地质灾害特征并进行空间预测。分别选取区内的174个历史崩塌点和17
中国气象局规定日最高温度35.0℃以上为高温[1]。近年来,我国夏季区域性高温天气频繁出现,强度较大,高温炎热引发的群发性中暑事件不断发生[2-4]。我们通过对2013年嘉定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