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造像碑艺术是佛教单体石造像的一种,是北朝较为盛行的民间佛教造像形式之一。它将印度原有的佛教造像题材和雕刻技艺,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石刻艺术完美结合;将少数民族的审美时尚与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融合统一。它与同时期同地域的佛教造像有很多相似之处,又独具特色。 本文以大量的实物资料为例,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对河洛地区北朝佛教造像碑的研究和探讨。 首先主要从碑龛形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书法艺术等几个方面分析河洛地区北朝佛教造像碑的特征。河洛地区北朝佛教造像碑的碑龛形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不同的时段都有几种碑龛形制并存,又有占主流地位的形制。其中螭龙顶长方体扁平状碑是本地区的典型碑体,自北魏晚期出现,至东西魏、北齐北周时期兴盛不衰,并影响了周边及后世的佛教造像碑。在龛形上以帷幔式方形龛和尖楣拱形龛最具特色。帷幔式方形龛是将佛教形象充分世俗化的表现之一,在方形龛的上部饰以繁缛华丽的纹饰、图案,或在帷幕上雕刻维摩诘经变故事,把雕刻技艺发挥到了极致。而尖楣拱形龛的龛额呈圆弧形,多有两条缠绕的螭龙构成,龙首下垂两侧,呈对称布局。龛楣呈莲瓣状,饰以火焰纹等纹饰,龛的左右两侧往往雕有仿木结构建筑的柱子。 佛教造像碑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书法艺术既受到佛教自身发展历程的影响,又与当时的文化思想、政治背景有关,与同时期同地域的石窟造像艺术大致相同。河洛地区北朝佛教造像碑的题材主要受到以洛阳龙门石窟和河北南北响堂山石窟为中心的两大佛教艺术风格的影响,以释迦、弥勒、三世佛、释迦多宝并坐、七佛为主要题材,另有众多的胁侍、护法、供养人和佛经故事。河洛地区北朝佛教造像碑中佛像的服饰既沿袭了印度佛教造像中常见的“通肩式袈裟”和“袒右肩式袈裟”,又出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褒衣博带式袈裟”和“双领下垂式袈裟”。菩萨则头戴宝冠,宝缯垂于肩,项饰缨络,臂贯环钏,腰束长裙。帔帛从双肩下垂交于腹部,再折上搭于肘或臂上。供养人多头戴笼冠,广袖宽衣,长裙曳地,足穿大头履,表现出当时普通民众的审美风尚。在表现方式上,将高浮雕、浅浮雕、减地雕刻、阴纹线刻巧妙结合,综合运用平直刀法、漫圆刀法等技艺。造像题记中既保留了大量的史料,又再现了北朝书法艺术的风貌。其书法风格多样,有的刚健雄劲、气势雄强;有的圆润含蓄,疏朗开放;有的布局匀称,平稳端庄;有的随意天然、朴拙大方。 其次,依据型制和风格演变的规律,把河洛地区北朝佛教造像碑分为北魏后期至东西魏时期和北齐北周两个时期。前期造像碑的风格表现为明显的“汉化”,人物形象多具有“秀骨清像”式风貌。后期,即北齐北周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河洛地区北朝佛教造像碑除了沿袭前期的风格之外,较多的受到来自邺都佛教造像风格的影响,人物形象出现鲜卑化的倾向,多具“丰满健壮”的风格,体现了我国北方民族的淳朴健壮的形体美。为隋唐时期“圆润丰胶”的佛教造像风格奠定基础。 接着,分析了河洛地区佛教造像碑之所以在北朝形成上述风格特点的原因。河洛地区的自然区域及其丰富的石质资源是其地域性风格产生的基础。而洛阳龙门石窟和南北响堂山石窟是其造像风格的主要来源。河洛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影响了其造像风格的形成。北朝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气候直接影响了其造像内容、形式和风格的演变。 最后,点明了河洛地区北朝佛教造像碑的影响。其璃龙顶碑和维摩经变故事直接影响了北朝周边地区的造像风格。而北齐北周时期其“丰满健壮”的造型特色体现了北魏“秀骨清像”向隋唐“圆润丰胶”过渡时期的特征。同时,佛教造像碑的碑盒形制、造像布局、造型手法、造像人身份称谓都对道教造像碑造成了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