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其与森林、海洋自然界三大生态系统,是地球具有独特水纹特性的生态系统,其在蓄积水源、沉积营养物质、调节小气候、防洪抗旱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功能。湿地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之地,其更是一种文化遗产,蕴含着巨大的教育科研与景观价值,越来越多学者们开始研究湿地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急剧膨胀,许多地区湿地资源被城市建设用地吞噬,湿地面积急剧收缩,地球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我国为了抑制湿地的衰退,颁布并实施了很多关于湿地资源的保护恢复政策,引入创新机制,其中兴建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一种重要措施,在全国大力推行,而湿地公园也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围绕湿地的保护、恢复及开发利用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咸阳双照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本着实践结合理论的原理,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资料,为本文奠定了理论研究基础。深入基地现状,分析了咸阳双照湖湿地公园自然资源和人文价值,用理论及案例研究成果指导咸阳双照湖湿地公园的设规划设计工作,探索出更加符合区域湿地生态性、文化性及地域性的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形式。通过对咸阳双照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收集、查找文献资料的方式对湿地公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的梳理与定界,对其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出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必须依据湿地科学理论知识体系,严格遵循湿地设计原则,科学的将传统理性的设计手法与现代感性的理解相结合,不断通过广泛的阅历积累与实践能力锻炼总结新的理论经验,并将其作为对湿地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2)通过对咸阳双照湖湿地公园基地所在地的现状、地域特点及历史文化总结分析,将咸阳双照湖湿地公园打造具有融合秦汉元素、体现地域民居建筑特点、展示黄土民俗文化的综合型湿地公园,突显湿地景观的人文精神,实现人地和谐。(3)湿地公园不同于其他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其更多体现着生态和谐的自然理念。通过对湿地公园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借鉴,将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案例合理的规划设计手法运用到咸阳双照湖湿地公园规划目标与原则、分区规划、水系、植物、驳岸等专项设计之中,使双照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更具有生态性、生活性、生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