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日益兴盛,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乡村地区的民俗更因独特的异域风情,对旅游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并且国家及各地市日前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加大,这些都为乡村地区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当地发展提供了契机。湖北省乡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乡村旅游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文化性的展现上存在着欠缺,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旅游人类学和内生式发展等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法、实地考察法、综合分析法等对湖北的民俗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文章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先分析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指出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总结了国内外民俗与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包括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功能,民俗旅游资源的界定和分类,乡村旅游方面的理论以及民俗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相互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为湖北民俗与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首先介绍了湖北民俗的形成历程及独特风格;其次按照物质类、社会类和精神类对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概括;然后分析了湖北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指出湖北乡村旅游类型日益多样化、产业化和规范化,并在政府的支持下乡村旅游名镇名村建设成效初显,但产业结构不合理,参与层次不够,交通仍有待完善,与旅游强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最后描述了湖北民俗在乡村旅游中的开发应用现状,认为存在着文化底蕴挖掘深度不够、品牌意识不强、大众化旅游使乡村地“伪民俗”、“庸俗化”有所显现、乡村民俗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跟不上、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第四部分具体探讨了湖北民俗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在指出在湖北乡村旅游发展中开发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应该遵循的原则、思路和民俗保护传承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从加强立法并构建产权保护体系、挖掘文化内涵、合理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文化品牌、加强宣传力度开拓乡村民俗旅游市场、社区居民参与等方面保护性开发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实现湖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了论文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指出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