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由于企业并购交易越来越频繁,在并购活动中所显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可能会存在着一些难以估量的风险,如业绩承诺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同时,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因高估值高溢价行为而确认巨额并购商誉所出现的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虽然巨额并购商誉的确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被并购公司产生协同效应,但因大多高溢价并购会签订对赌协议,以业绩承诺作为担保,而被并购公司有时并不能达到预期的业绩水平,致使并购企业不得不对并购商誉计提减值。一旦并购商誉计提大额减值数额,就可能会导致利润断崖式下跌。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首先针对并购商誉的本质、形成和减值相关概念规定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和梳理。之后本文选取了上市公司华谊兄弟高溢价并购具有争议性和代表性的四家公司浙江常升、银汉科技、东阳浩瀚、东阳美拉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对巨额并购商誉的形成和减值现状进行分析。对于案例中巨额并购商誉形成的原因,本文经过分析认为,数年持续高溢价并购是企业巨额并购商誉形成的根源;在商誉后续计量中着重关注了巨额并购商誉的减值情况,通过研究被并购公司的业绩承诺完成情况来看是否出现减值迹象,重点分析华谊兄弟在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时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2010年至2017年这8年间并未对并购商誉计提过任何减值准备,然而在2018年计提巨额商誉减值准备。为使论证更充分,在分析过程中也会结合影视传媒行业的特点,并与同类企业进行对比,希望能得出更切实可行的建议举措。针对上述分析和探讨,本文从华谊兄弟自身的角度和监管者的角度提出完善并购商誉的相关对策。从自身角度来说,需要谨慎选择并购标的并且理性估值,和被并购方签订合理的对赌协议,同时也要提高对并购商誉信息披露的质量;从监管者角度来说,必须加强影视传媒行业并购重组的监管,不断强化对大额并购商誉确认的风险提示,探索摊销法和减值测试法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并且注重对商誉减值准则的指导与监督。总而言之,本文希望通过对华谊兄弟巨额并购商誉形成和减值这一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大幅度减值的原因及合理性、商誉减值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以小见大,为上市公司和监管者提供有利于完善并购商誉减值的建议。这样的探讨和分析将能够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