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四花穴配合头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该治疗方法治疗该病的可能机理,为临床治疗中风偏瘫提供有效简便的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四花穴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各纳入患者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四花穴配合头体针,主穴为四花穴(双膈俞、双胆俞),配穴为偏瘫对侧颞三针、智三针及患侧手三针、足三针,并接上电针机;对照组针刺选穴及操作除无四花穴外余同治疗组;两组均进行随证加减及辨证取穴。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6次,星期天休息1天,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对其进行评分,客观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础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疗程结束后,四花穴组:痊愈4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7%;常规针刺组:痊愈1例,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愈显率9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值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均有降低患者NDS评分的疗效,但治疗组患者NDS评分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值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均有降低患者Barthel指数的疗效,但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四花穴配合头体针能够使中风偏瘫患者的瘫痪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恢复,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该方法具有疗程短、疗效好、方便易行的优势,可作为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