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社会癌症仍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然而传统手段治疗癌症的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人体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新兴了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肿瘤的生物疗法。此疗法效率高,杀瘤特异性强,无放、化疗毒副作用;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癌效应,对多发病灶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同样有效;可以促进机体快速恢复被放、化疗破坏的抗癌免疫系统,提高远期抗癌能力且远期抗癌效果良好。2001年,刘新垣院士在正式提出“癌症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这一新的癌症治疗策略。溶瘤痘苗病毒表达效率高、安全、构建操作简便,具有天然的肿瘤嗜性及靶向裂解肿瘤细胞的能力,并且改造后的痘苗病毒能选择性地在癌变细胞内增殖,所以其可以作为基因治疗的优势载体。过去几年本课题组对掌叶半夏凝集素基因在肿瘤细胞内表达引起的癌细胞死亡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凝集素超家族中可能存在一系列的肿瘤治疗基因。本研究在上述基础上,选取了海洋生物孔石莼(Uiva pertusa)中的N-乙酰葡糖胺凝集素UPL1、紫海胆凝集素(Strongylocentrotus purpuratus lectin,SPL)以及植物凝集素掌叶半夏凝集素(Pinellia pedatisecta agglutinin, PPA),对这三种凝集素基因进行细胞水平上的研究。本课题中,将UPL1、FLAG-SPL、FLAG-PPA基因插入到pCB真核载体上。由于同源重组,目的基因可插入溶瘤痘病毒载体的TK基因中,最终筛选获得目的病毒OncoPox-FLAG-SPL,OncoPox-FLAG-PPA。MTT实验中将病毒以不同感染复数分别感染人肝癌细胞系、乳腺癌细胞系、人肺癌细胞系、恶性胶质瘤细胞系以及白血病细胞系等检测重组溶瘤病毒的杀伤性。结果表明与对照OncoPox-pCB相比,目的病毒OncoPox-FLAG-SPL对不同癌细胞系的杀伤性均较强,且OncoPox-FLAG-SPL和OncoPox-FLAG-PPA对不同瘤细胞系的杀伤性主要表现在72h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