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现代社会,无论是网络课程还是课堂教学都亟需合适的教学设计理论来提高课堂效率。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而成分呈现理论是一种可操作性强、学生接受程度高的优秀教学设计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成分呈现理论将知识进行成分分析后划分知识类型,依据不同的知识类型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成分呈现”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指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可以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使用“成分呈现”教学理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成分分析从而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学任务的完美呈现。本文在对“成分呈现理论”进行详细学习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对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以及成分呈现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基于“成分呈现”教学理论对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进行“业绩-内容”矩阵划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了实例研究。研究结果:(1)从问卷的反馈可得,现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对目前地理课堂的呈现方式存在不满,且都认为对于不同的知识点有必要采用不一样的呈现方式的,都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在高中地理教学呈现形式这个领域上多做些研究,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2)利用“成分呈现理论”,参照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可将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的知识点进行成分分析并划分类型:事实类知识点、概念类知识点、程序类知识点与原理类知识点。根据“业绩-内容”矩阵图,细分为记忆事实类、记忆概念类、记忆程序类、记忆原理类、应用概念类、应用程序类、应用原理类、发现概念类、发现程序类、发现原理类。(3)根据以上划分类型,在高中教学中各选取一个案例进行教学设计的实例研究。本研究认为将“成分呈现”教学理论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之外,还可以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基于“成分呈现”教学理论的运用为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可行的研究方法,可丰富高中地理教学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