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引进美国学者Saab (2011)发展的专门测量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的调查问卷(post-Liver Transplant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pLTQ),通过对此问卷进行跨文化调适和信效度检验,形成适合我国肝移植人群术后生活质量测量的特异性测量工具。2.对移植随访中心的肝移植人群进行初步调查,了解肝移植人群生活质量的现状。方法1.获得原作者同意后,对原英文版pLTQ进行正向翻译、综合、回译、专家咨询等跨文化调适的步骤,初步形成pLTQ的中文翻译稿。选取30例患者进行预调查,考察问卷的可行性,根据预调查的情况及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进一步修改形成pLTQ中文初稿。2.第一阶段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某三甲医院移植随访中心符合要求的肝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230份。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pLTQ中文版初稿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问卷的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问卷做进一步修订,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采用条目分布法、决断值、条目与总分相关系数法、同质性检验等方法进行条目分析与筛选。采用平均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评价问卷的内容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采用SF-36作为参考标准,评价pLTQ的效标关联效度。应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和重测信度评价pLTQ的信度。最终形成中文版pLTQ。3.第二阶段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版pLTQ对97例肝移植患者进行初步调查,分析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不同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1.pLTQ翻译的过程中的差异主要集中在指导语的翻译、问句句式的翻译、某些字词的翻译和涉及到文化差异和中国国情的处理,经过专家讨论形成pLTQ中文版初稿。2.本研究第一阶段共发放250份问卷,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30份。pLTQ所有条目各答案的选择率均小于80%,未呈偏态分布;所有条目高低组差异的CR值均大于3.0,表明量表所有条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度;pLTQ各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92~0.731,除条目19外,其余均大于0.4。同质性检验中条目19、20、32的共同性均小于0.2且因子载荷小于0.4。经过条目分析后,删除条目19、20、32,对剩余29个条目进行第一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删除条目6,对剩余的28个条目进行第二次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6个公因子,共同解释了63.732%的总方差。担忧、身体功能、情感功能、经济、健康服务和并发症这6个维度的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895、0.763、0.810、0.879、0.725、0.708,量表总的Cronbach’s a系数为0.939,重测信度为0.713。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为0.93。同时将pLTQ得分与SF-36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心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MCS)得分与“担忧”“身体功能”“情感功能”维度得分呈强的正相关(P<0.01),与“经济”“健康服务”“并发症”维度得分呈中等强度正相关(P<0.01)。生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PCS)得分与“担忧”“身体功能”“并发症”维度得分呈中等强度正相关(P<0.01),与“情感功能”“经济”“健康服务”维度得分呈弱的正相关(P<0.01)。3.第二阶段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男性占80.4%,患者年龄中位数53岁,四分位数Q25、Q75分别为46和61,一半以上为中年人(54.4%);主要是居住在城镇的患者(91.8%);大专及以上学历占61.8%;有配偶的占93.8%;移植术后仍然在职的有49例(50.5%),家庭月经济收入≤5000元的有53.6%;器官来源主要为尸体供肝(94.8%);肝移植患者术后时间的中位数为3.9年,四分位数Q25、Q75分别为0.3年和6.9年。问卷平均得分最低的是“经济”维度,最高的是“担忧”维度。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移植受者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医疗付费方式及术后时间与术后生活质量有关。结论本研究对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进行了跨文化调适,并初步评价了其在中国肝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性能,虽然条目的归属及维度与源量表有所差异,但其心理测量学的各项指标都较好,中文版pLTQ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中国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