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型变结构连续编织工艺及锭子定轨变道实现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纺织结构以其独特的轻量化和柔韧性的结合而闻名。纤维纺织品预制件不仅在改变纤维性能和复合材料性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且是纤维复合材料增韧和成形的结构支柱。三维编织、三维机织以及三维针织等工艺是实现轻质量、低成本以及高批量立体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生产工艺。行列式编织、3TEX旋转编织、六角形编织以及基于maypole的阵列式旋转编织工艺的发展丰富了三维编织预制件的生产工艺,尤其阵列式旋转编织设备的开发使得多型变结构一体化连续三维编织织物的生产成为可能。本文基于阵列式旋转编织织物的成形原理,对编织过程中锭子的运动特征、纱线的交织方式、多型变结构三维编织织物的实现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探究在阵列式旋转编织机上进行多型变结构三维编织织物成形的新工艺,比较了不同轨道拼接结构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最基本的轨道类型及其锭子的轨迹方向,研究不同轨道类型之间的交叉组合可能性,从而得到三种不同交织形式的基本轨道单元:斜轨道、484横折轨道、对角线轨道。根据变轨转盘在叶轮之间的运行状态,得到可描述轨道拼接过程中锭子排布周期的锭子排布特征,从而形成编织系统的总体轨道拼接拓扑模型。将四个槽口叶轮阵列排布在轨道中时,通过分析编织轨道拼接组合过程中纱线的交织关系,保证编织机上的锭子排布数量最大化。(2)为了对阵列式旋转编织机编织过程的锭子运动进行有效控制,在已知轨道中锭子排布周期数的基础上,研究编织过程中锭子在不同轨道结构形式中的具体排布,以保证锭子之间在不同的轨道结构配置中不发生干涉。通过建立Sc P和Mt P处锭子位置的数学模型,首先将484横折轨道形式分解出相应的基本轨道交叉片段,然后,通过定义484横折轨道中各类型轨道交叉片段的位置和锭子在轨道中的运动方向,得到18种不同轨道交叉点处的锭子之间的运动关系,从而确保锭子能够满锭排布于轨道的槽口中且相互之间不发生干涉。(3)通过增加额外轨道的方式实现不同锭子排布规律间的不停机切换。不同的锭子排布形式可用于生产具有不同交织结构的编织物。为了实现轨道中锭子排布规律的顺利转换,以锭子排布A("10101010")转换到锭子排布B("10100101")为例,计算需要增加的额外轨道数,并经过22个步骤详细分析,完成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的相互转换。通过研究得到了一种更简洁的锭子排布规律相互转换方法。(4)研究阵列式旋转编织过程中不同轨道拼接构型(拼接方式)对编织物结构的影响。轨道拼接构型和锭子排布形式是三维编织过程中必要的设计变量,通过分析不同的轨道拼接构型而得到的不同锭子排布形式,实现阵列式旋转编织轨道中的满锭排布,进而研究相应纱线交织密度以及纱线拓扑结构的差异性。通过变换轨道拼接构型改变轨道拼接点的方位或者在三维编织预制件中加入轴向纱,消除纱线拓扑结构的差异。(5)构建多型变结构三维编织织物的结构模型。给出基于轨道变换法的轨道拼接机理:连通处于织物截面形状内的轨道,同时堵死织物截面形状以外的轨道。根据轨道交叉点处变轨转盘的状态分析编织过程中增加或减少纱线的方法,得到变结构编织过程中轨道的交叉变换规律及纱线数量变化规律。以“矩形-圆形-矩形”变结构三维编织物为例,当需要改变三维编织物的横截面形状时,在锭子运动至变轨转盘区域前,变换目标截面形状边缘的变轨转盘状态,可实现轨道的交叉变换,此时,参与编织的纱线数量的变化量是叶轮数量的变化量的两倍。(6)通过研究阵列式旋转编织机编织过程中叶轮、变轨转盘、锭子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并根据锭子经过变轨转盘前后的位置与时间,将同一轨道中两相邻锭子的位置表示为锭子的运动轨迹,得到纱线在编织空间区域中的拓扑结构,进而得到相应的单胞模型。基于多尺度均匀化理论,建立三种轨道拼接构型的矩形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预测模型,编织相应立体织物和制备复合材料试件,通过测试试件的拉伸性能,验证矩形截面三维旋转编织复合材料仿真模型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文围绕以连续整体的方式不停机生产多型变结构编织预制件的多样性展开研究,为阵列式旋转编织机进行多样性变结构编织织物的成型、阵列式旋转编织机的优化设计、不同纱线交织形式的编织复合材料设计等提供了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自2000年实行“走出去”战略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向前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飞速增长。根据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2002到2020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OFDI flow)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5.2%。2020年中国的OFDI存量高达25806亿美元。随着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
学位
天然骨膜作为一层覆盖在皮质骨外表面的高度血管化的结缔组织膜,其在骨组织的发育和重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临界尺寸骨缺损的修复中,更多研究关注于骨的本身,开发出各类用于骨组织再生的人工骨移植物,而忽略了骨膜的重要性,致使临床上仍有5-10%遭遇临界尺寸骨缺损的患者因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而终身残疾。这种不理想的修复效果主要归因于缺乏骨膜的骨再生策略的骨诱导活性有限,导致骨整合及后续血管网络再生效
学位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VOCs治理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前沿问题之一。新兴的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VOCs技术具有设备简单、响应迅速、适用性强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近二十多年的研究显示NTP催化协同降解VOCs技术能快速有效地脱除各种VOCs,然而也发现该技术还存在降解协同机理不明、副产物较多且难以控制、CO2选择性较低等问题,需要在催化剂及其
学位
棉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纤维,因为其柔软、透气、舒适等性能而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但是棉的极限氧指数大约只有18%,极易燃烧,一旦棉织物被点燃,火焰就会迅速蔓延,对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限制了棉织物的应用领域,所以赋予棉织物阻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两种棉织物阻燃剂Proban(?)和Pyrovatex(?)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致癌性物质甲醛,所以科研工作者
学位
近百年来,不断积累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频发,促使人们越发追求服装纤维材料的热湿舒适性和安全性。纤维材料将人体皮肤与周围环境连接起来,其主要功能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调节人体的热湿传递,涉及人体-纤维材料微环境和人体-外界宏观环境的复杂热湿调节系统。通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动态的热平衡将核心温度维持在37±1°C。然而,高温高湿环境中的剧烈运动或阳光暴晒会使热量在体表持续积累并引发人体大量出
学位
陶瓷气凝胶因其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导热系数低等优势,在热/声绝缘、催化剂载体、过滤器和储能材料等领域成为极具应用潜力的材料。然而,传统陶瓷气凝胶由珍珠项链状网状结构组成,具有本体固有的易脆特性和不稳定的耐温性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改善气凝胶机械性能的研究,包括与反应性分子或聚合物的化学交联、一维纤维或二维层状网络复合增强等方法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机械性能,但有机组分的复合显著降低了其耐温性
学位
癌症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人们对利用纳米载体进行药物靶向传递的兴趣显著增加。但是常规的纳米载体通常缺乏肿瘤特异性,而且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屏障和肿瘤的异质性限制了其在肿瘤部位的蓄积和渗透,因此导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研究者一方面利用活细胞携带或细胞膜伪装载药纳米颗粒来有效地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另一
学位
室内热环境和空调能耗受建筑热质的影响很大,充分利用建筑热质的蓄放热性能,可以改善室内热环境、并减少空调能耗。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是预测建筑中有多少热质真正参与到换热过程中(即有效热容),以及有效热容与室内热环境之间的关系。尽管有效热容在选择围护结构类型、确定供暖模式和分析自然通风特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缺乏快速准确地预测建筑有效热容的方法,从而导致有效热容在上述方面的应用很少。从而制约了建筑
学位
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同时大量的能量以废热的方式被白白浪费,如果能通过合适的方法把这些废热加以回收利用,将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热电材料是一种能直接将热能和电能互相转化的材料,由热电材料制作的热电器件可应用于废热回收以及新型能源的开发,具有体积小、无噪音、结构简单等优点,进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在热电材料领域研究较为成熟的多为合金材料,例如碲化铋(Bi2Te3)、碲化铅(Pb Te)和硒
学位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环境、能源、生物医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BCC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纳米纤维市场预计可达43亿美元。然而,随着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静电纺丝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开发产业化静电纺丝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产业价值。尽管研究人员尝试多种策略提高无针式静电纺丝生产效率,但现有技术依然缺乏合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