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空”是唐宋词学史上的重要理论之一。身为词人与词论家的张炎在承继、总结前辈诗学理论和词学理论的基础上,汇集前代优秀词人的创作经验,于专著《词源》中立章专论,明确提出了“清空”概念。其后,陆辅之等又进一步加以完善补充,使“清空”成为一个具有明确范畴、审美内涵及作词法度的理论体系。全文分为四部分。各部分分别从文化背景、理论来源、相关概念的辨析及文本分析等方面逐一进行阐述,试图对“清空”的本质特点作一个整体观照。绪论部分立足于对研究现状的考察。通过比较分析近五六十年来学界对于“清空”的研究角度与方法,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唐宋诗学背景,运用历史还原与文学思想相结合的方法,揭示“清空”论的内涵,并对“清空”论作出有意义的评价。第一章着重考察张炎提出“清空”的文化背景,揭示出“清空”产生的必然趋势。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创作上依声填词,内容上多表现风月景、儿女情,因此,词一直被文人视作“小词”,也无法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直到苏轼“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品味,扩大了词的意境,改变了词风,小词才能“别是一家”。诗与词也因此而密不可分了。诗学的思想、审美理念及创作法度都深深地影响着词学的创作。本章以唐宋诗学为背景,着重考察“清空”产生的特定生存空间和背景。首先,南宋理学家在其以理节情的理学观念的熏染和规范下,在诗歌创作上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大旨归于雅正。他们的诗歌追求温柔敦厚之美。与理学家交游甚广的词人们也受到这种审美观念的影响,在词学创作中亦追求雅正之美。这种文学作品的雅正之美,就成为了日后张炎“清空”论中“骚雅”审美理想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由于宋代文化教育的空前发达,形成了一种非仕非隐的江湖文人群体,于是就产生出了一种既不同于庙堂文化,也不同山林文化的新的文化形式——南宋江湖文化。追求自然超俗的精神境界是江湖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清空”所追求的“骚雅”的精神境界。可以说江湖文化是“清空”产生的温床。最后,受江西诗派诗学思想的影响,文人们通过诗学观念来渗透、改造词学观念,将诗歌的法度融进词法当中,并加以改进,从而构成了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张炎这样一条好清尚雅的词学传承路线。第二章探究“清空”的理论来源。词发展到南宋后期较为成熟,对于词法的探讨也就蔚然成风。此季对词家有重大影响的论词主张是杨缵与吴文英二人提出的“作词五要”与“作词四不”。杨缵的词法传授于张炎,张炎再传于陆辅之;吴文英的词法传于沈义父。杨缵的词法偏于声律,吴文英的词法重在词的语言风格,两家词法均属于重音律、尚典雅的。张炎在继承杨缵词法的基础上,汲取吴氏词法的语言风格,完善了他“清空”论的内涵与法度。因此,张炎的“清空”论与杨缵、吴文英的词法和沈义父、陆辅之的创作论在理论的渊源上是有师承关系的。第三章论述张炎“清空”论的主旨。通过对“清空”与“质实”、“清空”与“骚雅”的关系的辨析,揭示“清空”的本质特点。“清空”就是通过精思熟虑,把才学转化成意趣,用野云孤飞、来去无迹的空灵之笔抒写词人高洁的情操、孤高的品格。张炎的弟子陆辅之在《词旨》中对“清空”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补充,明确了达到“清空”的具体法度,即取周邦彦的典丽、姜夔的骚雅、史达祖的句法和吴文英的字面,从而构建了“一祖三宗”的宗派正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