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lfly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作为城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金融机构之一,在资金融通、利益分配等方面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一支特殊的金融群落逐步成长起来,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随着国内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外资银行的不断渗透,探寻适合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路径和战略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徽商银行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城市商业银行,在五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资产规模、资本实力、市场影响力等方面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商业银行的问题。如何探寻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站稳脚跟,提升市场竞争力等成为徽商银行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对徽商银行发展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还具有较强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对徽商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对徽商银行发展环境、发展能力和竞争力进行剖析,提出徽商银行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徽商银行既然作为地方性中小银行,就应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居民为其主要作用。因此,本文的重点将分析徽商银行对安徽经济发展的支持程度和促进作用。主要从积极投身市政建设、支持中小企业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地方银行金融服务功能三个方面论证了徽商银行对安徽省经济的支持作用。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及徽商银行的发展趋势,总结出徽商银行发展战略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银行的自身建设,持续抓好城市商业银行特色、重点业务;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提供特色化、差异化服务,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包括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徽商银行发展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这是本文的主要理论基础。系统阐述徽商银行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的相关理论包括竞争力理论、范围经济理论、发展战略理论等。第三部分,徽商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对徽商银行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全面总结了徽商银行发展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徽商银行发展环境分析。系统而全面的分析了徽商银行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监管环境和市场及竞争环境,为徽商银行发展战略的确定提供环境决策影响因子分析。第五部分,徽商银行发展能力与竞争力分析。主要商业银行竞争发展战略和竞争力理论的分析内容,对徽商银行在新的环境背景下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第六部分,徽商银行发展对策及建议。在以上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利于徽商银行发展的具体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安徽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问题、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金融及相关制度背景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寻适合安徽省城市商业的发展模式,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的原则,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
其他文献
里曼在其《简明和声学,或称和弦功能学说》著作中,从数学领域借鉴了“功能”(Function, Funktion)一词,来表示和弦与调中心的关系。尽管当时的和声理论中功能概念的定义尚不
深空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传输时延大、通信环境复杂等特点,其信道是典型的带限和非线性信道,随着通信量的日益增大以及频谱资源的稀缺,促使着高带宽效率和高功率效率的调制技术
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几种羊绒与羊毛的鉴别方法及其原理,并将各种鉴别方法的优劣进行了简要的比较,从而对羊绒与羊毛的鉴别方法有个全面的认识,为羊绒与羊毛的鉴别检验工作服务。
<正>为了加强中国司法制度的建设,理论界、司法实务界都提出了很多改革的意见、建议。其中有关中国检察机关的职能范畴以及与此关联的检察机关的权力配置等问题,更是引起了社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人才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才队伍的素质,尤其是科技人才队伍的素质。
随着近些年来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经济环境日益开放,汇率和国内物价作为开放经济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经济变量,两者的变动以及相互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国的经济。传统
拟建机场地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定位为以地方民俗旅游为主的支线机场,具有重大的经济及社会意义,为国家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受古地质建造及地质改造的影响,研究区具有地形起
<正>我国社会的“老龄化”态势按照联合国的规定,对于一个人口群体来说,如果其中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的,则表明该人口群
论文在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诸多元素中选择“音高元素”为切入点,从作曲技术理论的角度,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在这方面的探索及成功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