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别采用巯基乙酸、谷胱甘肽作为表面修饰剂,以碲粉、KBH4为原料,使用水相法制备CdTe量子点。通过对反应时间、浓度配比、pH值等制备工艺的优化得到最优的操作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制备出性质稳定、光学性质优良的CdTe量子点。采用光谱法研究CdTe量子点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来讨论纳米材料的安全性及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前景。通过对CdTe量子点进行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圆二色谱(CD)等技术手段表征,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晶体缺陷、结构特征和光学特性。结果表明,经过表面修饰后制备的CdTe量子点光学性质稳定、平均粒径约为5nm,粒径分布比较均匀。以天然药物土贝母皂苷II (TBMS II)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使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两种方法,在293、298、303K温度下分别研究土贝母皂苷Ⅱ对人血清白蛋白(HSA)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淬灭情况。实验发现,在三个不同温度下对应了三个不同的结合常数Ka(1.02×105、0.70×105、0.51×105L.mo1-1)。这证实这二者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分子间的疏水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是主要的作用方式。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的结果也表明土贝母皂苷Ⅱ对人血清白蛋白的构象产生了影响。并且,探讨了金属离子Fe3+、Cu2+、Mg2+、Zn2+存在时,会对TBMS II与HSA之间的结合方式产生何种影响。结果发现,Fe3+、Cu2+、Mg2+这三种离子的存在,会使得TBMS II与HSA的结合常数增大;而Zn2+存在时,则这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反而变小。结合常数的增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指导缓释药物的研究,而结合常数的减小又可以给迅速给药提供思路。以以上研究方法为基础,探讨CdTe量子点对HSA和溶菌酶(LYS)的结构是否产生影响。这两种蛋白质在生理环境下表面带有不同的电荷。三维荧光光谱的结果发现,CdTe量子点对LYS的荧光特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将LYS的荧光特性几乎完全淬灭。LYS二级结构的含量由原来的26.9%下降到15.3%。这说明CdTe量子点与LYS相互作用导致LYS骨架的疏松与展开,并且使得LYS周围环境的疏水性降低。这些都证实CdTe量子点会与LYS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了LYS的结构。通过研究CdTe量子点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发现,人血清白蛋白的二级结构也遭到破坏,其含量从37.5%下降到29.8%,荧光强度也有一定的淬灭。这些都说明CdTe量子点会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改变大分子的结构从而影响其生物活性,进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使用水相法制备CdTe量子点,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得到较优的制各方法。并以研究药物和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为基础探讨CdTe量子点是否对人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产生影响,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安全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