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等离子体处理对SiC MOS栅氧化膜TDDB特性的影响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l_roo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硅相比,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拥有极好的性质,比如高热导率,高电子迁移率等,同时也是唯一一种能够通过热氧化过程生长氧化膜的化合物半导体。然而直接通过热氧化过程制作的4H-SiC MOS器件有着界面缺陷过多,氧化膜可靠性欠佳的问题。其原因在于热氧化生成的氧化膜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导致氧化膜击穿所需要的激活能减小,降低了氧化膜电应力的承受能力。因此减少氧化膜中的缺陷,提高氧化膜可靠性就成为了SiC MOSFET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使用电子回旋共振(ECR)氮等离子体处理工艺对通过热氧化过程形成的氧化膜进行处理,制作成为4H-SiC MOS结构。通过I-V测试发现,通过ECR氮等离子体处理工艺,SiO2/4H-SiC的势垒高度有效地提高至2.67 eV,接近理论值2.7 eV,击穿场强达到了10.90 MV/cm。采用阶跃电流经时击穿(SCTDDB)方法研究了ECR氮等离子体处理对4H-SiC MOS氧化膜经时击穿(TDDB)行为的影响。实验发现,ECR氮等离子体能够有效提高氧化膜的击穿电荷量与寿命,与未经过当等离子体处理的样品相比,经过处理的样品击穿电荷量与寿命分别提高了10-100倍和3-4个数量级。同时,本文还发现经过ECR氮等离子体处理后,样品的耐受电场强度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且样品的均一性有了很大提高,很小场强下就会被击穿的样品被消除,样品的击穿场强分布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为了解释ECR氮等离子体处理对于4H-SiC MOS样品TDDB行为的影响,本文使用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手段对4H-SiC MOS样品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CR氮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有效消除由于不完全氧化而产生的缺陷,钝化界面,因此提高了氧化膜击穿所需要的激活能,从而提高了样品击穿电荷量与寿命。以上结果表明,ECR氮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有效降低4H-SiC MOS栅氧化膜中的缺陷,提高样品的击穿电荷量与寿命,提高样品的均一性以及对电场应力的耐受能力,改善了4H-SiC MOS栅氧化膜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2~5μm红外波段拥有两个“大气窗口”,分别为2~2.5μm波段与3.5~5μm波段。在此波段内的激光由于具有较低的散射与吸收,因而在空间点对点通信、空间探测等方面拥有重要的应用
目的掌握云南省保山市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流行特征,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MS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身体
感应加热电源广泛应用于各种热处理场合,但传统大功率感应加热电源多存在效率低,功率因数低等缺点,给用户和电网带来较大损失。本文以基于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
能源危机带来的诸多问题导致依赖传统能源的能源结构必须进行改革,应运而生的新能源因为具有可循环无污染绿色环保等优点有望取代传统能源。太阳能因为储量大、开采方便、无
多模定位是指运用多个卫星导航系统进行联合定位,可以极大地增强卫星导航的可用性、连续性、完好性和定位精度,扩大了可用范围,提高了接收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干扰性。因此,
本研究以玉米(Zea mays L.)一组遗传材料杂交种户单四号(F1代)及其父本478(♂)、母本天四(♀)和F2代为试验对象,通过一系列溶液培养和干早盆盆栽试验,对玉米根系特征与其整体水分关系中
回旋行波管具有宽频带、高功率、高增益、高效率等优点,在通信、雷达、电子战方面应用前景广泛,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回旋行波管的工作模式通常为TE0n模式,不适合远距
图象信息隐藏是一种新颖的信息安全技术,在信息战、数字媒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票据防伪等方面有许多重要的应用。本文结合隐蔽通信和数字水印两个主要的应用背景,研究了图象信息
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微显示器件的快速更新,微显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立体显示技术也于近年来发展迅猛,主
<正>索尼在2006年7月12日开幕的光学技术展示会“InterOpto’06”上,展出了红光(波长643nm)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设想用作投影机等显示设备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