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lmer(1986:16)认为情态涉及了话语的主观性,甚至认为主观性是衡量情态的基本标准.他将情态定义为说话者主观态度和看法的语法化.而本文作者认为Halliday(1994)对于情态的定义比palmer更加独到,他将情态和归一度联系在一起,认为情态是指“否定”和“肯定”意义中间状态.即肯定和否定意义之间的区域.因此,每一种情态表达就介于肯定和否定之间.情态表达越接近于肯定,意义就越强,这也就是每个情态表达的量值意义.因此本文作者尝试着进行新闻语篇情态量值和情态表达的研究.尽管许多人对新闻语篇中的情态进行了分析(谭卫国,2004;辛斌,2000;杨雪燕,2002),但是对于情态的研究都集中于情态表达和情态取向,而对于情态量值的研究都是一笔带过。笔者通过浏览国内主要期刊网,仅发现一篇主要论述情态量值的文章--魏本力.情态动词的量值取向[J].外语学刊,2005(4):56-59.同时在外语教学中,笔者发现情态量值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难点,所以研究情态量值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中国成功发射神州六号飞船的系列报道为分析语料,主要依据韩礼德的情态理论为框架,对比分析英语本民族和非英语本民族语言者关于中国成功发射神州六号飞船的系列报道,找出二者在情态量值方面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并分析其成因从而得出结论。通过对情态表达方式的对比研究,情态量值和情态表达方式之间关系的揭示,笔者对比分析了英语本民族和非民族语言人的新闻语篇。每种情态量值都有其情态表达方式,通过各种情态表达方式在语篇中所占的比例统计,可以计算出情态量值在新闻语篇中的出现频率与量值高低。研究结果显示,英语非本民族语言者在情态的运用上要比英语本民族语言者丰富的多。在情态量值的运用上,英语本民族语言者趋向于使用中值,而英语非本民族语言者趋向于使用高值。笔者就这一现象从政治取向、文化价值、思维方式、媒体导向以及母语干扰这几个方面分析差异并解释其成因,希望能够为外语教师和语言学习者带来英语教学与学习上的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