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广东省改革开放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农民工的涌入给广东省经济发展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而产业结构的变革和升级带来了一系列关于外来务工人员不适应性的问题,诸如:整体素质偏低,职业技能掌握不充分等。这些问题造成了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工的素质培养问题成为了解决产业结构变革的关键。为了解决农民工素质较低的问题,必须针对农民工开展专门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改善现状,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作出更大的贡献。不同地区的实践证明,在农民工培训领域,我国问题较多,当然这与起步时间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现阶段相关研究虽不鲜见,但都没有进行系统详尽的研究;农民工培训需求分析和区域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业界对农民工培训的问题探究也多从人力资源角度来展开,围绕的出发点并没有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来进行分析,这就造成了分析落脚点与实际需求的偏差。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培训出高素质的农民工,让其更加适应产业结构变革升级中的城镇化需要,促使农民工融入他们建设的这个城市,成为新兴市民来加以教育、设计和规划。本文坚持以理论结合实际为基本原则,在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做出论述,具体表现为:以广东省的现有背景为依托,当前该省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期,对农民的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对农民工培训现状展开调研,切实找出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同国外类似情况进行对比,为我国相关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提出完善建议。文章试图建立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机制、以“一元多层次”的经费筹措体系、加强培训监控考核是独创之处,拟建构的协同培训模式也是独创之处。如何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协同教育和培训平台,由政府、高校、中职学校、企业、农民工共同参与,灵活运用学历教育、远程教育、订单式培训、项目培训、定向培训等形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