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的实际地位——以最高人民法院判例为考察对象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you2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中,最高人民法院对待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态度主要有三类:不予直接回应、将其当做证据审查和使用、经审查后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行政规范性文件作为证据,更多的体现在法院对其的查明方式上;合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在形式和实质拘束力方面与正式的法律规范相同。  法院一般基于实用主义的立场,尊重特殊行政规范性文件、肯定行政机关的专业知识、确认行政职权、考量国家政策。法院评述合法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主要考虑其与上位法的关系;不依据行政规范性文件裁判的理由常涉及合法性、可适用性等多方面的问题,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变成了城镇建设用地,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新的社会群体——失地
“天津石化化工部通过应用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开展全员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安全生产风险及其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诊断及预先干预,利用预警软件,在短时间内对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