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仙,通常情况下,往往泛指女性神仙。女仙似一颗耀眼明星绽放于中国文化之中,是世人集美好、圣洁、神力等种种寄托、愿望于一身的美貌非凡的女性形象。但是,这并不是女仙的本来面貌,女仙是经过一系列嬗变才最终形成了如今世人心中的美好形象。女仙形象的嬗变是与社会思想的变迁以及道教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此同时,文人墨客的不断渲染也是推动女仙形象嬗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跃入先唐的文学作品、社会思想的变迁以及道教的兴起和发展中来具体探究了先唐女仙形象的嬗变过程和内在的演进轨迹。具体说来,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论以外,本论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女仙的源起与特点。为了甄别女仙的特点,准确寻绎出女仙文化的源头、嬗变过程以及内在演进轨迹,我们首先辨别了两组与女仙文化有关的概念。(一)神与仙。由天而人是神,由人而天是仙。但在发展过程中,神和仙的区别,有时又是模糊的。于是,有了“神”与“仙”的连称。(二)女神与女仙。以先天或获致的标准来进行分类,女性神分先天和后天两种类型。除女神外,还有神女一说。在我们看来,女神与神女是互相包容的说法。女仙最初为道教对升仙女性的统称,是由道教逐渐推广至世俗的称谓。隋唐以来,女仙不仅仅指道教女性神祇,而是逐渐成为女神、道教及民间信仰的女性神祇的统称。女仙文化源于神灵信仰的女性崇拜。随着仙信仰的滋生和发展,女神与仙文化互为支援、建构,从而塑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集秀美典雅、长生不死和德善兼备于一身的女性形象。第二章,先唐文学作品中的女仙形象嬗变。本章主要对先唐诗、赋、小说等文学类型中的女神(仙)形象进行了归纳、分析,从外貌、装饰、行为举止等多方面探究了她们的神秘世界。从纵向时间轴来看,先唐文学作品中的女神经历了“神格明显、尊贵显赫——神性减弱、注重华丽——人性增强、世俗牵绊”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时代里世人思想变迁的缩影,也为后来道教吸收大量女神为其服务做好了铺垫。II第三章,道教中的女仙形象演变。本章重点对先唐道教经典中女仙类型及其特点、女仙形象的世俗化倾向及其成因进行探讨。道教的出现时间大致是在公元2世纪左右的东汉,在中国众多的宗教系统中,道教是与传统神话文化和世人欲望结合得最为密切的宗教。道教继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女性崇拜文化,发展了仙文化中的女仙崇拜和女仙信仰,进而将女仙信仰推向了极致。在道教神仙传记中,女仙经历了由神到仙的转变,并赋予女仙形象以道教色彩,使女仙形象更加光彩夺目。在道教的世俗化过程中,道教神仙谱系纳入了民间信仰中的一些神灵,道教的神仙形象逐渐“人性化”。于是,道教女仙也出现了“人性化”和”世俗化”的特征。但是,道教世俗化中的女仙又保持着超人姿态,即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作为“神”的一些特点。总之,女仙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她不仅是神仙体系中一个简单的性别区分,而且是中国古人对美好理想的一种寄托。仙文化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透过先唐女仙嬗变的考索,不但能够对女仙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而且透过女仙对整个仙文化进而对整个古代社会都会有一个维度的认识。